英德市,位于广东省北部,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创新模式,英德市成功解锁了乡村振兴的密码,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一、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特色品牌
1. 麻竹笋产业
英德市作为“中国麻竹笋之乡”,麻竹笋产业已成为该市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通过科学种植、精深加工和品牌建设,英德麻竹笋产业实现了从种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例如,西牛镇麻竹笋种植面积达22万亩,全镇从事麻竹笋行业人口约2.5万人,拥有规模加工企业共7家,竹笋专业合作社共54个,家庭农场及加工点200多个。
2. 茶叶产业
英德市茶叶产业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茶旅融合发展,英德市成功打造了“红茶飘香·大美英德”茶文化旅游路线,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同时,英德市还加大力度推动茶产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开展跨界合作,创新茶旅产品和服务形式。
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品质
1. 公共服务设施
英德市积极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政务服务、幼小教育、医疗卫生、金融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以连樟村为例,村里已实现政务服务、幼小教育、医疗卫生、金融服务等功能的村内自给自足。
2. 乡村人居环境
英德市高度重视乡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升乡村颜值。例如,赤米村盘活菜干厂转型,花田村培养发展45亩大棚樟树港辣椒种植基地,金竹村大力推动麻竹笋省级产业园建设。
三、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1. 六动工作法
英德市推行六动工作法,即镇党委主动、村党组织真动、村组干部敢动、农民群众行动、业务部门联动、重点企业带动,形成共建合力。
2. 党建引领
英德市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党建引领,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化解,凝聚全镇上下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未来展望
英德市将继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创新模式解锁乡村振兴密码,努力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
1. 产业升级
英德市将继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麻竹笋、茶叶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 生态保护
英德市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3. 民生改善
英德市将继续加大民生投入,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让农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总之,英德市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英德市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