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一个位于河南省东北部的小县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这片土地上,流传着许多关于乡村生活的美好回忆。那些关于一饭一故事的记忆,如同家常的味道,温暖着每一个延津人的心。
柴火灶旁的温馨时光
小时候,每到做饭时,在泥土砌成的柴火灶旁,听着劈柴声、炒菜声,是我们延津农村人最幸福的时刻。最喜欢给妈妈打下手,坐在灶门前给母亲添柴烧火,然后时不时吞着口水,伺机还偷上几嘴。似乎在现在的生活中渐行渐远,只是那入口醇香的味道,久久难以让人忘怀。
灶屋四壁被烟熏得黑漆漆,旁边堆满了柴火!柴火有干的树枝也有稻草,抓一把塞进去,噼里啪啦地就燃开了,大自然的味道也弥漫开来。灶膛前闪烁着的火苗,舔着锅底,也映着妈妈慈祥的脸庞。火燃得旺的时候,在灶膛口窜动着,扑向早已被熏得幽黑的墙面。烟熏火燎的灶屋,系着围裙的妈妈,大铁锅里有妈妈做的可口饭菜,才是家最温暖的味道。
烧锅与烤红芋的诱惑
记忆中的烧锅总是跟烤红芋联系在一起,灶膛里烧红芋,可好吃了!妈妈蒸馒头时,我便会放几个红薯到灶膛里,等馍馍飘香的时候,红芋还在接受着火的熏烤,酝酿美味。等红芋出灶的时候,满满一层灰也抵挡不住它的诱人飘香。顾不了那么多,直接掰开就吃,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学校食堂里的瓜豆香
我们上高中的时候,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些物质还要凭票供应,每天火上提供的饭菜单调乏味,尤其是菜,说成是水煮的,一点也不为过,厨师们做菜,往往是在菜煮熟以后,再泼几瓢油进去,这样的菜看起来油乎乎的,卖相不错,但吃起来其实一点也不香,不能引起人们的食欲。
父母心疼孩子,每次休息回家,母亲都会炸点瓜豆,用罐头瓶装的满满的,让我带回学校,慢慢吃。返回学校,基本上每个同学都带有母亲炸的瓜豆,或者咸菜。一起吃饭的同学们会把从家里带来的母亲做的菜兑到一块儿,这样,大家可以尝尝各种风味。那些做的好吃的菜,下的很快。
幸福大院的温馨助餐
近日,延津县王楼镇后鲁邱村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后鲁邱幸福大院在一片欢腾的锣鼓声和村民们的喝彩声中热热闹闹揭牌。这座由闲置学校改造而成的暖心食堂”,占地400多平方米,专门为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们提供免费助餐服务,让长辈们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感受”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幸福滋味。
延津火烧的家乡味
每个延津人的早餐桌上,都少不了这样一个火烧。它像一枚金黄的小太阳,照亮了清晨的街道,也把家乡的味道,牢牢烙在了我们的心里。
延津,这座充满记忆的城市,承载着无数延津人的儿时回忆。那些关于一饭一故事的记忆,如同家常的味道,温暖着每一个延津人的心。让我们在这个美好的时光里,一起回味那些难忘的乡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