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乡村纷纷展现出新的活力。河北省遵化市作为全国乡村振兴的先行者之一,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坚定的党建引领,走出了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乡村振兴之路。本文将深入探讨遵化市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历程、成功经验和未来展望。
一、地理优势与文化资源
遵化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畿东第一城”,遵化市是中国板栗之乡、中国香菇之乡,还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这些独特的地理和资源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遵化市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党员素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三、产业融合,推动经济发展
遵化市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特点,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做优做强种养业,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推动产品增值、产业增效。同时,依托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1. 农业产业
遵化市发挥地域和气候优势,精心培育了畜禽饲养加工、果品加工、板栗加工、主食副食加工、食用菌种植加工、酒类酿造加工六大集群。其中,以美客多食品集团为龙头,年出栏肉鸡407万只,屠宰加工能力1800万只;果品加工企业62家,年生产水果罐头、果汁、饮料15万吨,加工转化各类水果20万吨;35万亩板栗种植基地,年加工能力2.8万吨;依托35家食用菌种植合作社1.5万个食用菌大棚,年生产双孢菇、香菇等各种罐头1万吨、脱水香菇干品300吨。全市特色农产品比重达到80%以上,2021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65.82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4%,位居全省前列,被评为“中国板栗之乡”“中国香菇之乡”。
2. 精深加工
遵化市依托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以栗源、珍珠甘栗等板栗加工企业为带动,年加工板栗2.8万吨,实现产值1.2亿元;以唐山市食用菌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年加工香菇、双孢菇等食用菌产品1万吨,实现产值1.5亿元。
四、生态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遵化市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以沙石峪村为例,该村将红色基因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在道道米粮川、处处花果园间,打造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通过引进沙石峪爱国主义教育生态综合体民宿项目,对村民旧居进行精心改造,海棠依旧接待中心、玫瑰香一亩田等9套独具特色的民宿小院应运而生。这不仅为游客提供了高品质的住宿服务,还巧妙地将红色元素融入其中,成为弘扬红色文化的新载体。
五、未来展望
面对未来,遵化市将继续坚持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充分发挥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和党建优势,深入推进产业融合、生态旅游和人才培养,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而努力奋斗。
1. 深化产业融合
遵化市将继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重点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
2. 生态旅游持续发展
遵化市将继续加大生态旅游投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品牌。同时,加强生态保护,实现绿色发展。
3. 人才培养与引进
遵化市将加大对农村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农民素质,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引进专业人才等方式,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总之,遵化市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绩,未来将继续努力,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