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我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人心。社区共建共享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模式,通过整合资源、激发活力,实现了乡村的全面振兴。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社区共建共享的实践之路,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借鉴。
一、共生社区:理念与内涵
共生社区是指以人为核心,以社区为平台,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服务,实现社区成员共同发展、共享成果的一种新型社区形态。共生社区具有以下特点:
- 以人为本:以居民的需求为导向,关注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居民的幸福感。
- 资源整合: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为社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共建共享: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共同享受发展成果。
- 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社区共建共享的实践路径
1. 党建引领
党建工作是社区共建共享的灵魂。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社区发展。
- 强化党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社区治理体系,确保社区发展方向与国家政策相一致。
-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党员参与社区建设,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组织党员参与社区环境整治、文化宣传、邻里互助等活动。
2. 资源整合
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为社区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政府支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为社区建设提供资金、项目等资源。
- 企业参与:引导企业参与社区建设,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 社会组织助力: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提供专业化、多元化的服务。
3. 居民参与
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 搭建沟通平台:通过座谈会、坝坝会等形式,搭建居民沟通平台,倾听居民意见。
- 开展居民自治:鼓励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 培育社区组织:支持社区组织发展,发挥其在社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4. 文化传承与创新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社区文化,提升居民精神风貌。
- 挖掘传统文化:挖掘社区传统文化资源,举办文化活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 创新社区文化:结合时代特点,创新社区文化形式,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
- 培育社区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社区精神,增强社区凝聚力。
三、案例分享
1. 荷府共享农庄:共生社区的成功实践
荷府共享农庄以民宿农业为核心,融合文、旅、体、商、农等优势资源,搭建沟通桥梁,实现游客与村民的良性互动。通过民宿农业的发展,有效延伸荷府世园人家民宿旅游产业链,促进一三产深度融合,为打造共生社区奠定了基础。
2. 城厢镇“360度”社区合伙人模式
城厢镇十八湾村创新“360度”社区合伙人模式,通过细分推出社区网格、社区志愿、社区产业等10类社区合伙人,构建社区治理同心圆。依托社区总网格-一般网格-微网格”的微网实格治理体系,深入小区、院落,找出邻里热心人、匠心人、创心人等独立合伙人,凝聚社区治理红色邻聚力。
四、结语
社区共建共享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通过党建引领、资源整合、居民参与、文化传承与创新,实现社区共建共享,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在未来的实践中,我们要不断探索创新,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