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其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环节。遵化市作为河北省的一个县级市,通过修路工程带动了乡村蝶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遵化修路工程概述
遵化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将道路建设作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农村道路硬化、拓宽、绿化等工程。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修路工程案例:
娘娘庄乡大官屯村:该村投资36万元,将曾经坑洼杂乱的3500米村内道路翻新为宽敞整洁的水泥路。此外,还精心绘制文化墙,组织种植花籽,栽植金枝国槐,定期开展村庄环境卫生大清理工作,累计清理垃圾1000立方米。
遵化镇:遵化镇积极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对辖区内多条老旧路面进行翻修。镇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实地踏勘,与相关村共同研究工程方案,协调资金200余万元,先后对建国村文庚道及6条便民小路、大营子村华园道连接西二环南路连村道路进行硬化,总硬化面积近20000平方米。
马兰峪镇裕营房村:裕营房村积极向上级争取,实施道路硬化工程,于5月20日起开工建设。道路硬化面积5000多平方米,资金来源为上级政府补助、企业帮一点儿、成功人士捐一点儿,同时,全体村民积极出义务工,节省了大量资金。
二、遵化修路背后的乡村振兴启示
基础设施是乡村振兴的基础:道路建设是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化市通过修路工程,改善了农村交通条件,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遵化市在修路工程中,充分发挥了政府在项目规划、资金投入、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政府、企业、农民多方共赢的局面。
注重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在修路过程中,遵化市注重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将道路建设与村庄绿化、环境卫生整治相结合,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发挥群众主体作用:遵化市在修路工程中,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鼓励农民参与工程建设、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使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
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遵化市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将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融入乡村旅游,提升了乡村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三、结论
遵化市通过修路工程带动了乡村蝶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今后的发展中,各地应借鉴遵化市的成功经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激发农民主体意识,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