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我国乡村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众多乡村实现了从“一处美”到“处处美”,从“环境美”到“生活美”,从“外在美”到“内涵美”的华丽蝶变。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些乡村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揭示其背后的创新秘诀。
一、党建引领,夯实乡村文明建设根基
强化党组织建设:以党建引领乡村文明建设,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例如,汉台区通过深化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五星创建、双强争优活动,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及时补齐配强村级“两委”班子。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带头参与乡村文明建设,引领村民树立文明新风。如桥梓村党组织坚强有力,产业蓬勃发展,村容村貌焕发新颜,优美乡村环境与文明乡风相得益彰。
二、产业兴旺,为乡村文明建设注入活力
发展特色产业:依托乡村自然资源、产业特色、人文特点,发展特色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如桥梓村以桥城高新产业园工改工项目为主要抓手,实现跨越式发展。
推动农文旅融合:将农业、文化、旅游、体育、休闲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如曹村以治理农业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实现天井垟从“涝区”向“粮区”、粮区向景区的华丽蝶变。
三、乡风文明,提升乡村文明建设品质
培育文明乡风: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倡导文明新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如祝塘镇大力倡导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积分制等多种创新举措,有效遏制陈规陋习。
加强文化传承: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文旅产业,提升乡村文化品位。如桥梓村依托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精心策划红色文化教育旅游路线。
四、创新治理,优化乡村文明建设环境
推进数字化网格化治理:利用智能监控系统、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乡村治理精细化、智能化。如汉台区宗营镇杨家山村在各关键岔路口、池塘、垃圾清理点等均安装了智能监控系统。
创新激励机制:构建乡村精神文明激励机制,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如曹村构筑曹村邻里文明积分体系,制定《曹村邻里文明公约》、村规民约,联合金融机构,推出小曹文明币。
结论
乡村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通过党建引领、产业兴旺、乡风文明、创新治理等途径,可以推动乡村实现蝶变,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