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县域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单元,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将探讨县域经济腾飞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紧密关系,分析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和策略,并提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一、县域经济腾飞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紧密关系
1. 县域经济腾飞为乡村振兴提供物质基础
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第二、三产业的繁荣,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丰富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这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 乡村振兴战略为县域经济腾飞提供发展方向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了县域经济的产业升级、结构优化和创新发展。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应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和策略
1. 聚焦主导产业,打造县域经济特色
根据县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确定主导产业,集中力量发展壮大。如农业产业化、文化旅游、绿色生态等,形成一县一业的产业格局。
2. 突出主体培育,壮大民营企业
鼓励引进和培育四上企业,重点发展制造产业和乡村产业等主导产业。实施优质民营企业梯度成长培育计划和小微企业成长工程,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
3. 加快园区发展,促进产业集聚
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企业向园区集聚,推进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培育一批百亿级产业、一批十亿级企业,建设一批亿元级项目,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4. 促进城乡融合,推动新型城镇化
引导企业到产地发展粮油加工、食品制造等,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5. 引导要素集聚,优化资源配置
完善省以下均衡性转移支付、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办法。鼓励工商资本到县域投资兴业、创业,加大科技人才选派支持力度,保障合理用地需求。
三、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1. 加强党的领导,确保战略落地
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战略落地生根。
2.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发展活力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3. 创新发展模式,提升产业竞争力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 优化人才政策,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5. 加强生态保护,实现绿色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保护,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
结语
县域经济腾飞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紧密关系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紧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