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阳县,位于山西省中部,是一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近年来,昔阳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农村集体经济的振兴之路尤为引人注目。本文将揭秘昔阳县如何通过创新模式、强化政策支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等多方面措施,成功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振兴。
一、顶层设计与政策支持
昔阳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从顶层设计入手,制定了一系列发展集体经济和加强村级资产和财务管理的政策性文件。这些文件包括《昔阳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昔阳县推进五地一产”入市改革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工作方案》等,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党建引领,筑牢发展基石
昔阳县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开展“一带三创全域升级”和“整乡推进、整县提升”两大行动,推动先进党支部巩固提升、合格党支部提档进位、后进党支部转化升级。同时,昔阳县还加大了对农村干部的管理力度,制定出台了《农村干部管理办法二十条》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三、因地制宜,探索发展路径
昔阳县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乡村文化特色,因地制宜,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昔阳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1. 土地租赁,实现旱涝保收
昔阳县通过土地流转、集中承包等方式,将集体土地承包给企业和经营大户,村集体收取租金。例如,巴洲城镇化示范园区通过将周边村1000亩土地集中流转发展采摘园,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旱涝保收。
2. 项目扶持,助力“三无”村发展
对于集体无资源、无资产、无资金的三无村,昔阳县政府围绕“一村一品一主体”目标,大力扶持项目发展。例如,一些村庄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项目,实现了集体经济收入零的突破。
3. 现代农业,推动产业升级
昔阳县依托区位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让乡村具有“造血”功能。例如,百科盛现代化农业示范园运用现代化、智能化操作流程,采用高科技、新材料、新技术建设,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四、多元发展,拓宽增收渠道
昔阳县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多元发展,拓宽增收渠道。例如,柏叶底村将闲置土地转化为共享菜园,村民和游客可自种自摘,既体验农耕乐趣,又增加收入。此外,柏叶底村还发展了观光旅游、水果采摘等多元化产业,为村集体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五、结语
昔阳县农村集体经济的振兴之路,充分展示了政策支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多元发展等多方面措施的重要性。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昔阳县将继续探索创新,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