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市,位于云南省西部,被誉为徐霞客笔下的“极边第一城”。这里不仅是一个多民族交融的边关重镇,更是绿水青山的休闲宝地。近年来,腾冲市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以农文旅融合为特色,推动了乡村发展的新面貌和活力。
一、农文旅融合的背景与意义
1. 背景介绍
腾冲市地处边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然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单一的经济结构难以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为此,腾冲市开始探索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以实现乡村振兴。
2. 意义
农文旅融合有助于:
- 丰富乡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
- 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 提升乡村整体形象,吸引游客。
二、腾冲农文旅融合的实践案例
1. 司莫拉佤族村
司莫拉佤族村是一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佤族聚居村寨。在脱贫之后,司莫拉依托生态环境优势,按照农旅联姻、三产融合的思路,以产业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合作社模式:2020年6月,司莫拉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成立,采用“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每户村民都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
- 特色产业发展:合作社引导村民参与农副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产业,并在保护民族特色的同时,坚持科学开发,打造留得住乡愁的幸福司莫拉。
2. 五合乡帕连村
五合乡帕连村原先是一个传统傣族村寨,发展特色不足。通过农文旅融合,帕连村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 生态旅游发展:帕连村依托自然生态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 文化传承与保护:帕连村注重傣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吸引游客。
三、腾冲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
1. 123N模式
腾冲市大力推广“123N”模式,即:
- 一条主线:以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
- 两个特色:保护生态和彰显文化;
- 三条路径:人才兴腾、五美一最、金融赋能;
- N种模式:创新乡村旅游模式。
2. 1255发展模式
腾冲市通过对资源现状、旅游市场、产业结构等深入分析,总结创新出“1255”发展模式:
- 一条主线:以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
- 两个特色:做足生态文章、保留乡村文化;
- 五大工程:产业强县、人才兴腾、和顺和美、绿美建设、组织引领;
- 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四、结语
腾冲市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创新模式,以农文旅融合为特色,实现了乡村发展的新面貌和活力。未来,腾冲将继续努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有益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