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榆次区修文镇在近年来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之路,通过党建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创新、农村环境治理等多方面的努力,实现了从组织弱、产业弱、环境弱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华丽转身。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修文镇乡村振兴的经验和成果。
党建引领,凝聚乡村振兴合力
修文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强化组织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通过“五有目标”(有人员、有制度、有场地、有设施、有活动)高标准建设“一堡垒五中心”,打造服务群众主阵地、化解矛盾主战场、乡村振兴主引擎。健全“一约四会”制度,改变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让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
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特色农业产业
修文镇紧抓“百里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和“百里潇河产业廊带”契机,依托自然生态和人文民俗资源,打造特色农业产业。例如,以中郝村为基点,成立山西三郝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打造10公里乡村旅游循环线,构建“三郝”农业发展新平台。同时,发展壮大西胡乔村温室育苗基地,解决周边菜农多年育苗不便和质量无保障的问题。
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
修文镇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托管项目,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与专业化生产。全镇21个村计划实施土地托管机收3.5万亩,秋耕3.5万亩。此外,修文镇还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广“七彩番茄”、“沙培三郝瓜”、“鱼菜共生”等黑科技,提高农业产出和效益。
农村环境治理,打造美丽乡村
修文镇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完善给水、污水、供暖、供电“管网配套设施,实现“四网”入地,使村庄环境更加整洁、宜居。同时,邀请专业团队进行村庄规划,绘制百米主题墙绘,打造网红墙,展现美丽乡村的独特魅力。
文化赋能,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修文镇深入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将其融入乡村发展进程中。组建秧歌队、舞龙队、鼓舞队和锣鼓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激发乡村发展活力。
总结
榆次区修文镇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借鉴。通过党建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创新、农村环境治理和文化赋能等多方面的努力,修文镇实现了从组织弱、产业弱、环境弱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华丽转身。未来,修文镇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