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莆田,一个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美丽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方言歌谣。在这片土地上,许多老人承载着深厚的乡土情感,他们用乡音讲述着那些关于农村的记忆。本文将带您走进莆田老人的世界,探寻乡音里的农村记忆。
方言歌谣:传承乡土文化
莆田方言歌谣是莆田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还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情感世界。以下是一些莆田方言歌谣的例子:
海龙王娶亲
- 歌谣内容:“天乌乌,物落雨,海龙王,物讨补。龟吹笙,鳖拍鼓,毛蟹牵马走横步。蛇拍锣,鳗放炮,水鸡扛桥目凸凸。鱼举刀,虾举斧,鱼兵虾将来保护。”
- 歌谣故事:这首歌谣讲述了海龙王娶亲的故事,以各种动物敲锣打鼓,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民俗风情图。
方言童谣
- 歌谣内容:“天上下雪地下滑,娃娃出来打冰花。打冰花,摘朵花,花上有个把儿扎。把儿扎,扎个圈儿,圈儿里有个小猫儿睡。小猫儿,喵喵叫,叫声奶奶来瞧瞧。”
- 歌谣故事:这首童谣描述了冬天孩子们在雪地里玩耍的场景,展现了农村生活的欢乐。
老人讲述:留住乡愁
许多莆田老人对方言歌谣情有独钟,他们用乡音讲述着那些关于农村的记忆,让后人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情怀。以下是一位莆田老人的讲述:
“我小时候,常常和村里的小伙伴在院子里一起玩耍,其中最热闹的就是一起吟唱童谣。那时村里的小伙伴每天傍晚聚在一起,互相切磋方言童谣,总要比一下谁说得多。要是哪个小朋友刚学会一首新童谣或民谣,总可以在其他小伙伴面前炫耀一番。”
这位老人回忆说,离开家乡久了,总会想念自己的故乡和亲人,大概是觉得方言歌谣最能解愁,所以在外工作的20年里,他一直坚持唱方言歌谣,以解思乡之情。
保护方言:传承乡土文化
随着普通话的普及,许多方言逐渐消失,莆田方言歌谣也面临着传承的困境。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乡土文化,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 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方言歌谣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 收集整理:将方言歌谣进行收集整理,出版成书或制作成音频、视频等。
- 传承教育:在学校、社区等场所开展方言歌谣的教育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方言歌谣。
结语
莆田乡土文化丰富多彩,方言歌谣是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让我们携手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让乡音里的农村记忆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