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林东镇,位于巴林左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关镇,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将探讨林东镇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和谐共生之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第一节:党建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林东镇党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建立了领导主抓、专班推进、全员参与的立体化工作格局。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教育,让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产生认同感。
1.1 线上宣传
利用“魅力林东镇”微信公众号,推送相关政策解读、活动报道等内容,扩大宣传覆盖面。
1.2 线下教育
常态化宣传教育机制融入干部、党员、村民和社会教育,开展新春读书会、巾帼座谈会等活动。
第二节:产业互嵌,铺就共同富裕新路径
林东镇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打破传统村落界限,通过流转土地、打造种植基地和养殖基地,推动各族群众在种养领域互嵌发展。
2.1 土地流转
流转1.2万亩土地,集中打造5个设施农业种植基地和2个肉牛养殖基地。
2.2 技术共享
各族群众结成对子,实现种植养殖技术共通、销售渠道信息共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第三节:文化共融,奏响和谐家园交响曲
林东镇拥有50多支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环境整治和民族团结进步活动中。通过文化浸润,构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互嵌式发展新格局。
3.1 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队既是环境整治的突击队,也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轻骑兵。
3.2 文化活动
开展新春读书会、巾帼座谈会等活动,增进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第四节:设施农业,绘就乡村振兴新景
林东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发展辣椒、香瓜等特色种植产业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
4.1 技术创新
以双拱膜春棚技术为核心,创新推广春提早、秋延后种植模式。
4.2 产业发展
依托三峡资金,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冷棚建设,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第五节: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林东镇柴达木村充分利用本地区优美的农林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内蒙古东部地区特色文化旅游村庄。
5.1 乡村旅游
以发展特色梯田果树种植和党建培训、研学产业为支撑,围绕林果经济带、信仰之路、山地拓展步道、芍药花地等区域,建成了集吃、住、行、娱、游、购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景区。
5.2 研学游
柴达木村成立旅游股份合作社,创新实施研学游项目,建设研学体验基地,打造研学游爆点。
结语
林东镇在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生之路上的探索与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林东镇将继续努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更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