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这座位于福建省的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在这里,古宅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静静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本文将带您走进建瓯的古宅,探寻那些隐匿乡间的时光记忆。
一、建瓯古宅的历史背景
建瓯,古称建州,有着3000多年的文明史和1800多年的建县史。在唐733年,取福州、建州首字,设立福建经略使,福建之名由此而来。建瓯曾是县、郡、州、府乃至一些全闽性的行政建置治所,因此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二、江氏古宅:匠心独运的明清建筑
江氏古宅位于建瓯市小桥镇阳泽村,是阳泽村保存最完整的一幢古民居。据江家族谱记载,江家先祖江炳奎是富庶乡绅,次子江数峰曾任过兵部侍郎(正二品),显赫的家世使得房屋建造精雕细琢、匠心独运。
江氏古宅建成于清光绪3年(1877年),距今已经143年。房屋大体保存完好,砖雕、木雕作品依然栩栩如生,风韵犹存。古宅占地约600平米,为石、砖、木结合的二层结构,两边的马头墙用规整的青砖垒切,高出屋脊,循坡度向下逐层跌落,呈阶梯状。
三、伍氏山庄:徽派建筑与江浙民居的融合
伍氏山庄位于建瓯市徐墩镇,是清代富商伍玉燦的住宅。山庄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开工建造,至清光绪八年(1882年)完工,历时18年。山庄建筑上吸收了徽派建筑和江浙民居的特点,占地面积约9000平方米。
伍氏山庄由三大院落环连一体,结构为多进院落式布局,中轴对称,建筑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前两侧天井。外观高墙封闭,马头翘角,黑瓦青砖,典雅大方。宅内木雕的门罩,石雕的漏窗,砖雕的窗棂、楹柱等,可以说是一处一景,融古雅、精湛、富丽为一体。
四、遇见建州:历史文化街区的蝶变
福建省建瓯市铁井栏—紫芝街历史文化街区,历时一年精心修缮和改造提升,于2023年9月28日开街。街区古厝林立、岁月悠悠,青砖黛瓦、典雅清新,木雕石刻、处处皆景,恍若时光定格。
走进街区,随处可见浓郁的建州文化元素。门廊前悬挂的是千年建州·理学名城”的大红灯笼;利用建瓯福酱”酒调制的酱香咖啡”门庭若市;路口那棵诠释福建历史的福建树”下,众人祈福许愿;红色打卡墙我本建州”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参观打卡。
五、结语
建瓯古宅,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传承。它们静静地躺在乡间,等待着人们的发现和欣赏。让我们走进这些古宅,感受历史的厚重,品味时光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