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这片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的土地,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闻名于世。近年来,黔东南的农村小镇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建设新篇章。本文将深入探讨黔东南农村小镇的建设成果和经验。
一、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
黔东南农村小镇的建设,首先得益于党的坚强领导。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建+统战”新模式,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凝聚起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小镇发展。
1. 党建引领强根基
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员素质,黔东南农村小镇的基层党组织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强核心。例如,岑巩县羊桥土家族乡创新推行“党建+统战”模式,整合社会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2. 统战赋能聚合力
黔东南农村小镇积极引导统战力量参与产业发展、基层治理和民生改善,动员在外能人返乡创业,带动特色种植养殖等产业提质增效。同时,依托商会等统战组织,搭建招商引资桥梁,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黔东南农村小镇在产业发展上,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1. 特色农业
黔东南农村小镇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如台江县革一镇的辣椒、枇杷产业,以及剑河县塘脚村的妩阳红桃基地等。这些特色农业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2. 乡村旅游
黔东南农村小镇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和自然景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丹寨万达小镇、西江千户苗寨、朗德苗寨等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生态宜居,打造美丽乡村
黔东南农村小镇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打造美丽乡村。
1. 人居环境提升
通过“两清两改两治理”工程,黔东南农村小镇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提升,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例如,黄平县“两清两改两治理”明白卡,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了明确指导。
2. 生态保护
黔东南农村小镇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四、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
黔东南农村小镇在建设过程中,注重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让民族精神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的光彩。
1. 民族文化保护
黔东南农村小镇积极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如侗族大歌、苗族银饰、蜡染工艺等,让民族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2. 民族文化传承
黔东南农村小镇通过举办各类民族文化活动,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总之,黔东南农村小镇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建设新篇章。在今后的发展中,黔东南农村小镇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