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化市作为乡村振兴的试点地区,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综合施策,成功改变了乡村面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一、环境整治与生态保护
敦化市雁鸣湖镇启动了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暨绿美村庄建设活动。该活动聚焦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组织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群众等力量,对村内道路两侧的杂草、垃圾、杂物进行全面清理,并拆除废弃的残垣断壁、破旧房屋,整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现象。此外,雁鸣湖镇还根据各村实际情况,科学规划绿化布局,种植各类树木、花草,打造兼具观赏性和生态功能的绿色景观带。这些措施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也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二、产业发展与农民增收
敦化市通过党建引领,激活乡村资源要素,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例如,石人村党支部通过注入资本构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机制,将土地整合,实现农户增收。这种模式使传统农业实现了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和收益分配的三大转型,即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由单一种植向全产业链延伸,由固定租金向保底收益二次分红升级。
三、文化传承与乡村文明
敦化市注重文化传承与乡村文明建设。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提升村民的文化素养,增强乡村的文化底蕴。例如,百合乡以百合村平坎屯为试点,通过铺小路、围菜园、修步道等举措,实现了村庄环境的蝶变。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引领贯穿全过程,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生态宜居与可持续发展
敦化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始终坚持生态宜居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加强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例如,新基村启动了新基大道环境升级改造工程项目,旨在通过提升硬件设施,挖掘和传承特色文化,推动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五、总结
敦化市乡村振兴试点通过环境整治、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创新举措,成功改变了乡村面貌,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在今后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应继续借鉴敦化市的成功经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