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阳,这座位于成都平原腹地的城市,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里,传统与现代的元素相互交织,为乡村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将带您走进德阳农村,揭秘乡村新生活,体验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一、无废乡村,绿色生活新风尚
在德阳旌阳区清和村,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这里通过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进“无废”乡村建设,不断提升乡村颜值,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1. 生活垃圾处理新模式
清和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大约在2吨左右,通过专人收集、集中处置的方式,实现了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旌阳区已建立生活垃圾收集点1656个,转运站11座,配备保洁车辆301台,转运车26台,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全覆盖。
2. 废物再利用,绿色发展新路径
在绵阳游仙区新和村,村民们将残余瓜果、农余剩料收集起来,制作成防虫抗病、增收肥料的农业酵素,实现了废物再利用。这种方式不仅减少了废物垃圾,还促进了农业的绿色发展。
二、科技兴农,农业产业新突破
德阳绵竹市农业农村发展经历了从传统农业生产到科技兴农增效的演变过程。在剑南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技术的进步,使得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1. 高标准农田示范区
绵竹市融媒体中心供图显示,一片片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高标准农田映入眼帘。这些农田配备了小气候监测设备、排灌系统,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2. 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增收渠道
绵竹市蔬菜种植面积已达15万余亩,蔬菜产业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此外,当地村民还经营起农家乐和民宿,享受着田园生活的惬意。
三、城乡一体化,共享发展新成果
德阳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质量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了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不断延伸覆盖。
1. 生态宜居之城,增进民生福祉
德阳市区旌湖两岸水清岸绿,飞鸟嬉戏,成为市民休闲、散步、锻炼的好去处。德阳市大力推进城市“双修”试点工程,增强了环境育人功能。
2. 增绿添绿,环境生态优美
德阳市围绕增绿、添亮、活水,大力推进城市“双修”试点工程,实现了中心城区入选省级“双修”试点市。同时,开展河道、湿地生态整治,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区39个,城区绿地率达到35.6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2.83平方米。
四、新农人聚集地,乡村振兴新引擎
德阳市旌阳区高槐村打造新农人聚集地,促乡村振兴。通过引入新农人,培育新业态,带动本地村民就业创业,吸引了100余名新农人来村里创业。
1. 人文底蕴与自然风光相结合
高槐村立足丰厚的人文底蕴、自然的秀美风光,系统做好发展规划。引入规划设计、产业经营、基层治理三类人才,开展培训系统育、众创共建精准育、实践带动示范育。
2. 创新探索人才引育模式
落实返乡创业贷款政策,定期举办赋能高槐”众创营,针对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开展兴趣拓展、文娱文创等活动,回引返乡创业和带动本地村民创业就业超300人。
五、总结
四川德阳农村,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样本。在这里,绿色生活、科技兴农、城乡一体化、新农人聚集地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乡村新生活的美好画卷。让我们共同期待,德阳农村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