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吉林省舒兰市,位于吉林市北部,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致富之路。本文将深入解析舒兰市的振兴之路,解码吉林乡村的新活力。
一、舒兰振兴背景
舒兰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以白鹅产业为主导,带动农民增收,实现了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1.1 白鹅产业崛起
舒兰市委、市政府将白鹅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优势特色产业和富民强市产业来抓。2022年,总投资1665.64万元的白鹅产业园区在该市法特镇西凉村开始施工,2023年3月中旬,首批鹅雏20万只顺利入园养殖。
1.2 多元化产业发展
舒兰市在发展白鹅产业的同时,还注重多元化产业发展。例如,陈丽丽创办的丽织坊钩织工坊,带动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和农村陪读妈妈用小手工实现就业增收。
二、舒兰振兴举措
舒兰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包括:
2.1 金融、产业帮扶政策
2024年,舒兰市通过小额信贷政策扶持,帮助脱贫户于庆均贷款3万元用于发展白鹅养殖,实现家庭纯收入近十万元。
2.2 就业帮扶车间
作为就业帮扶车间,2024年共带动5户脱贫户就地就近就业,年人均增收10920元。
2.3 以工代赈
近年来,舒兰市把以工代赈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强力引擎,通过乡村振兴、农业、水利、交通等70个项目吸纳脱贫劳动力688人,累计发放劳务报酬176.68万元。
三、舒兰振兴成果
舒兰市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果:
3.1 收入增长
2024年,法特镇白鹅产业园区收益资金共计127.5万元,覆盖全市脱贫户1652户3009人,户均增收500余元。
3.2 就业增加
通过丽织坊钩织工坊等就业帮扶项目,带动脱贫或监测人口、农村妇女和陪读妈妈400余人实现居家就业,帮助广大农村妇女实现年增收万余元。
3.3 基础设施改善
以工代赈项目带动农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村面貌。
四、舒兰振兴经验
舒兰市乡村振兴的经验主要包括:
4.1 发挥特色产业优势
以白鹅产业为主导,带动农民增收。
4.2 多元化产业发展
发展丽织坊钩织工坊等多元化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4.3 政策扶持
实施金融、产业帮扶政策,为农民提供有力支持。
4.4 就业帮扶
通过就业帮扶车间等途径,增加农民就业机会。
五、结语
舒兰市乡村振兴的经验为吉林乃至全国乡村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舒兰市将继续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多元化发展,为吉林乡村带来更多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