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沈阳农村地区实现了收入翻倍的可喜成绩。这一显著变化背后,是沈阳农村在发展模式、产业结构、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创新与突破。本文将深入剖析沈阳农村收入翻倍之谜,揭示其背后的增收新路径。
一、强化党建示范引领,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1.1 明确定位和方向
沈阳农村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过程中,首先明确了发展定位和方向。通过“14335”农业农村总体工作思路,构建三级联动体系,指导各村制定“一村一策”发展规划,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2 党组织引领与能人带动
沈阳农村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以能人为带动,积极探索适合本村特色的发展模式。例如,辽中区茨榆坨街道后边外村党总支书记张家辉,带领村民培育稻蟹共生、稻田养鸭等特色产业,使集体经济收入实现质的飞跃。
二、强化资源高效流通,实现村集体经济多元增收
2.1 探索资源发展新模式
沈阳农村积极探索以出租、合作开发、入股经营等方式向林田湖草等资源要发展。鼓励村集体与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等合作,发展光伏发电、冷库出租、民宿开发等增收新模式。
2.2 清理低效资源,焕发新生机
沈阳农村扎实开展农村集体土地专项整治和“三资”清理问题排查,推动低效资源焕发新生机。例如,满都户镇押牛街村清理重份地、整户消亡地共1596亩,村集体经济增收40万元。
三、强化产业发展合力,实现“独唱”到“合唱”
3.1 跨村联建产业联合党委
沈阳农村出台《跨村联建”产业联合党委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围绕玫瑰花、水稻及农文旅产业,成立联合党委,实现产业发展合力。
3.2 田园综合体等联合党委成立
2023年以来,沈阳农村先后成立茨榆坨街道田园综合体等5个联合党委,推动产业发展,实现“独唱”到“合唱”。
总结
沈阳农村收入翻倍之谜,源于其在党建示范引领、资源高效流通、产业发展合力等方面的创新与突破。通过积极探索增收新路径,沈阳农村实现了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的显著提升。未来,沈阳农村将继续深化改革,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