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这里峰峦叠嶂,溪谷纵横,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的偏远和交通的闭塞,周宁县的许多乡村在过去一直处于相对封闭和落后的状态。近年来,周宁县积极探索乡村振兴之路,将深山农村变成了充满活力的乡村振兴示范点。
一、人才振兴:引凤还巢,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周宁县通过“乡贤回归+乡村振兴”工作模式,吸引了一批在外经商、务工的乡贤返乡创业。他们带着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家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例如,周宁县的徐伟,曾在广东从事建材生意。2012年,他回到家乡周宁,流转土地种植巨峰葡萄,并积极钻研技术,优化种植条件,探索粮食作物与葡萄套种模式,提高了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徐伟的成功案例,成为周宁县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二、基础设施建设:四好农村路,铺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周宁县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农村公路综合服务水平,畅通乡村振兴快车道。通过改造扩建农村公路,周宁县实现了全县9个乡镇通二级公路比例100%,140个行政村通双车道比例达75%,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
以桃坑村为例,这条全长4.475公里的乡村道路连接着桃坑村和桃园村,于2019年6月完工后,开启了两村发展的新篇章。道路的畅通,带动了乡村旅游和传统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特色产业: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周宁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茶叶、高山晚熟葡萄、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苏家山村,一个曾经“穷山沟”的村庄,通过引入上海游乐园概念,打造了云上乡村迪士尼。如今,苏家山村已成为国家3A级景区、福建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后洋村,则通过黄振芳的家庭林场,实现了从“山鸡飞上凤凰台”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华丽蜕变。后洋村依托林业资源,打造了集林业产业、生态养生、观光游憩等业态于一体的林园综合体,实现了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有机统一。
四、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靓”赢来百姓富
周宁县以垃圾分类为突破口,推动乡村向净、美、富转变。通过统筹专项经费,对农村污水、厕所等进行专项整治,按下人居环境美颜键。如今,周宁县的乡村环境焕然一新,百姓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美好。
总之,周宁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将深山农村变成了充满活力的乡村振兴示范点。这些成功的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