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上虞,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在这片土地上,许多乡村的名字都充满了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它们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本文将带您走进绍兴上虞,揭秘那些接地气的乡村名背后的故事。
一、五夫村:五大夫里,传奇诞生
五夫村,位于上虞区和宁波市余姚市交界处,是大旗山麓的一个乡村。据传,五夫村之名源于唐朝,与焦氏家族有关。相传,焦家后生娶史家小姐为妻,婚后不久史氏怀孕,未满七月就要临盆。史家是书香门第,入焦家不满七月就将产子,害怕传出去被别人笑话,于是用药杀死了腹中胎儿,造成早产的假象。然而,史氏接下来的四个儿子皆是怀胎七月而生,且皆中进士,官至大夫。朝廷知道后,赐其出生地为“五大夫里”,简称五夫。另一个版本则说焦氏生有五子,长大后皆中进士,且皆为大夫,皇上被焦氏教子之道所感动,于是立茔纪念,赐其故乡为“五大夫里”。
二、许岙村:红色土地,战斗遗址
许岙村位于上虞最高峰覆卮山脚下,由原许岙、西里、下湾、田山等4个村撤并而成。许岙村是块红色的土地,抗战时期曾发生过一场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战斗——许岙攻坚战。这场战斗是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投入兵力最多、攻克难度最大、作战时间最长、群众配合最好、战果最辉煌的攻坚战。许岙攻坚战的胜利,使得上虞丰惠成为浙东第一个解放的县城,成了浙东抗日根据地的领导和指挥中心。
三、泰岳村:千年古刹,文化传承
泰岳村位于岭南乡,由章山、王家畈、下泽和雅庄4个村撤并而成。泰岳村以泰岳寺、当代茶圣和春晖中学三个关键词为依托,奏响了村庄创新发展的三部曲。泰岳寺作为虞南三大名寺之首,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曾是越地古刹,声名远播。泰岳寺曾作为避难所成为上虞春晖中学的第二校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四、东山村:文化底蕴,乡村振兴
东山村地处曹娥江东畔,由董家山、上埠头、甲仗、虹漾、窑寺前、方弄、姥山、横汀8个自然村组成。东山村文化底蕴深厚,这里不仅是传说中三皇五帝之一虞舜的出生地,还是东晋名相谢安的隐居地,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创地、《山居赋》的创作地、鼻祖诗人谢灵运的故里,是中国佛教文化最早引入的传承弘扬地,东山再起”成语的典故地及越窑青瓷的发源地,更是浙东唐诗之路”重要驿站。
五、前庄村:人多地少,产业结构调整
前庄村位于上虞区崧厦镇,由原汤家埠、前庄、五龙庙、三村合并而成。前庄村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产业结构需要调整、种植结构需要优化的乡村。近年来,前庄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拓宽农产品定向销售渠道,培育农村直播电商、生鲜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
六、谢塘镇:谢晋故里,文化传承
谢塘镇地处上虞东北部,东邻余姚市。谢塘镇是著名导演谢晋的出生地,谢晋,这位电影艺术家,一生从事新中国电影艺术事业,执导了《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牧马人》《天云山传奇》《芙蓉镇》《鸦片战争》等影片,被称为新中国电影的领军人物。
七、总结
绍兴上虞的乡村名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展现了上虞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的奋斗与拼搏。如今,上虞的乡村振兴战略正在稳步推进,这些接地气的乡村名将继续传承下去,为上虞的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