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农村,作为浙江省乡村振兴的先行者,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巨变背后,是绍兴市深入实施“千万工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实践。
一、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
绍兴市坚持规划标准引领,健全“14”乡村规划体系,制定“和美越乡”建设标准导引。通过农房改造、管线序化、村道提升等行动,以绣花功夫推进乡村微改造、精提升,展现越乡民居整体大美。
1. 农房改造
绍兴市大力推进农房改造,将青砖黛瓦的农房变身创客空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2. 管线序化
对农村地区的电力、通信、供水等管线进行有序规划,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3. 村道提升
改善农村道路条件,提高交通便利性,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二、文化品牌打造
绍兴市充分挖掘独特的名人名士、稽山鉴水、酒乡桥乡、唐诗之路等文化基因,个性化培育打造如“故乡的故乡”石上东澄”、“花乡满棠”等村庄品牌,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新格局。
1. 名人效应
激活名人效应,提升村庄知名度,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2. 文化传承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增强村民文化自信。
三、产业兴旺
绍兴市围绕茶叶、香榧、兰花等特色产业,做深做透乡村土特产文章。实施农业招商强基行动,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大力招引基地型、龙头型、补链型等重大农业项目。
1. 特色产业
发展茶叶、香榧、兰花等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 农业招商
引进优质农业项目,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四、人才振兴
绍兴市重视农村人才培养,通过加强教育和培训,提升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创业意识,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1. 职业教育
建立以茶叶生产和加工为基础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农民提供相关技能培训。
2. 创业支持
鼓励农民实施创业,并提供创业指导和资金支持。
五、基础设施建设
绍兴市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了乡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的建设,提升了农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1. 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民生活条件。
2. 公共服务
建设农村文化场、健身设等公共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六、乡村振兴成效
绍兴市通过实施“千万工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
1. 乡村振兴先行村
全市建成3A级示范村197个、乡村振兴先行村48个,五星达标村覆盖率99.1%。
2. 共富片区建设
打造共富片区,推动多村联动发展,带动农民就近就业。
3. 农民收入增长
2024年,绍兴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61.7亿元,村均304.6万元。
绍兴农村的巨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绍兴市将继续深化改革,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为浙江乃至全国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