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这座位于广东省北部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近年来,韶关市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将艺术与文化融入乡村建设,使得艺术与历史的对话在韶关乡村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一、艺术赋能乡村,历史焕发新生
韶关市始兴县周前村,作为韶关市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于2019年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3年6月,始兴县携手广州美术学院城乡艺术建设研究院对原周前村小学进行整体修建改造,打造了周前艺术公社。
周前艺术公社以一座旧小学遗存为基础,进行有机更新,建设总面积1953平方米,包括乡村美术馆、艺术家驻地机构、艺术家工作室、民艺工作坊等。这里不仅成为学术研讨、交流展示、外来游客观光体验的场所,更全面复兴了周前古村的山水家园形态,营造了一种新的乡村生活样式。
二、艺术与历史的对话,雕塑为媒介
在韶关乡村,艺术与历史的对话主要通过雕塑这一艺术形式来实现。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案例:
“书写大地,万象始兴”艺术展:此次展览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全国师范类院校教育资源共建联盟秘书处和始兴县委宣传部承办。展览以中国传统书画为媒介,参与艺术乡建,展示了美育如何拓展根植于中华文化基因中的现代乡土艺术。
“坪石先生”雕塑群像:由广州美术学院负责创作的“坪石先生”雕塑群像正式捐赠给韶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该群像以始兴县坪石镇的历史人物为原型,展现了当地人民的勤劳智慧和精神风貌。
“鱼跃鸢飞”雕塑: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授沈烈毅创作的《鱼跃鸢飞》雕塑,既有想象力、视觉冲击力,又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广受欢迎。
三、艺术与乡村的互动,共创美好未来
韶关乡村的艺术与历史对话,不仅提升了乡村文化软实力,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以下是一些具体表现:
村容村貌改善:艺术与历史的结合,使得乡村环境更加优美,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观光。
就业机会增加:艺术公社的建设和运营,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文化自信提升:艺术与历史的对话,让当地村民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增强了文化自信。
总之,韶关乡村的艺术与历史对话,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国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未来的发展中,韶关乡村将继续秉承艺术与历史的对话精神,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