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为中国的大都市,其户籍制度改革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上海农村户口改革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本文将深入探讨上海农村户口改革的背景、具体措施以及取消时间等方面,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一重大政策变动。
一、改革背景
1. 城乡发展不平衡
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性质区分导致城乡之间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待遇存在明显差异。
2. 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的需求
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国家提出了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的目标。上海作为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其户籍制度改革更是备受瞩目。
二、改革措施
1. 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户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上海将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建立统一的城乡户口登记制度。
2. 完善居住证和落户政策体系
上海将逐步完善居住证和落户政策体系,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覆盖符合条件的常住人口。
3. 调整教育、卫生计生、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土地及人口统计制度
上海将调整并逐步完善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卫生计生、就业、社会保障、住房、土地及人口统计制度。
三、取消时间
1. 2020年目标
根据相关文件,上海将在2020年前基本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新型户籍制度。这意味着,2020年前,上海将全面取消农村户口。
2. 实施步骤
- 2019年6月,上海市政府发布文件,宣布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建立统一的城乡户口登记制度。
- 2020年,上海将全面完成农村户口改革任务。
四、改革影响
1. 对农民权益的影响
农村户口的取消并不会影响附着在农业户口背后的集体土地承包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济分配权等权益。
2. 对公共服务的影响
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后,将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覆盖符合条件的常住人口,缩小城乡差距。
五、总结
上海农村户口改革的实施,将有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2020年前,上海将全面取消农村户口,实现户籍制度的统一。这一改革举措将对中国其他地区的户籍制度改革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