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旨在促进农村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发展。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通过政府主导、文旅融合、统筹城乡、全域发展等模式,推动了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和乡村经济的活跃。
一、乡村振兴的现状与挑战
1. 沂南县乡村振兴现状
沂南县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通过政府主导、文旅融合、统筹城乡、全域发展等模式,推动了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文化遗产,发展了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如竹泉村的转型和朱家林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和乡村经济的活跃。
2. 挑战
然而,沂南县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如何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产业竞争力、吸引和留住人才,以及如何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可持续性。
二、农民合作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
1. 提升组织生产能力
提升组织生产能力在农民合作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合作社与企业的合作,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2. 增强市场运营能力
农民合作组织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市场信息和集体议价能力,增强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自我发展能力。
3. 培育服务社会能力与盈利增收能力
农民合作组织通过整合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有效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和多元化发展。
三、山东省乡村振兴新路径
1. “四区三带多点”布局
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省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5—2027年)》,规划提出,按照区域协同、带状示范、点上突破的总体思路,着力构建四区三带多点”的乡村全面振兴区域布局。
2. 差异化发展
胶东率先发展区、中部优化提升区、鲁南全域突破区,各展所长,实现差异化发展。
3. 串联起发展廊道
沿黄生态保护发展轴带、运河文化传承利用轴带、海滨陆海统筹轴带,串联起发展廊道。
4. 强化创新引领
各类涉农产业园区及南四湖、东平湖等重点区域,强化创新引领,支撑全面振兴。
四、案例分析
1. 泗水华村镇露地草莓产业
华村镇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以合作社为引领,带动农户共同参与,有力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2. 莱阳柏林庄街道农资联村共配共富项目
柏林庄街道、山东供销农业服务集团鲁东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建设农资联村共配共富项目,实现组织有活力、村庄有收益、村民得实惠、企业得发展的多赢格局。
3. 菏泽芍药产业
菏泽芍药从田间到直播间,不仅为农产品上行提供了新范式,更让我们看到了数字经济时代农业转型升级的无限可能。
五、结语
山东省乡村振兴新路径的探索和实践,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山东省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为共筑美丽乡村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