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例解读
1. 条例背景
山东作为农业大省,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于2021年7月1日正式实施《山东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旨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2. 条例主要内容
(1)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条例》强调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维护农民根本利益。
(2)产业发展
《条例》明确引导形成以农民为主体、企业带动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3)人才支撑
《条例》提出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为农业农村人才提供教育培养、技术支持、创业指导等服务。
(4)文化传承
《条例》强调保护和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5)生态保护
《条例》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6)组织建设
《条例》明确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作用。
(7)城乡融合
《条例》提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
(8)扶持措施
《条例》明确了政府在乡村振兴中的扶持措施,包括资金、政策、项目等方面的支持。
(9)监督管理
《条例》规定了乡村振兴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乡村振兴工作顺利推进。
二、未来展望
1. 法治护航乡村振兴
《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山东乡村振兴工作全面步入法治轨道。未来,山东将继续加强法治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 产业升级
山东将继续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 人才振兴
山东将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吸引更多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4. 文化传承
山东将加强乡村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
5. 生态保护
山东将继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发展。
6. 城乡融合
山东将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7. 激发内生动力
山东将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总之,山东乡村振兴工作在法治护航下,将不断取得新成效,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