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在乡村振兴工作中,通过一系列精准有力的措施,确保补助资金的有效利用和发挥最大效益。以下是一些关键措施:
精准补贴政策:山东省围绕中央强农战略,实施9大农业补贴,涵盖耕地保护、农机更新、粮食种植等重点领域。这些补贴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到户,保障种粮收益,激活生产积极性。
农机现代化推进:山东创新实施“双轮驱动”策略,一方面扩大老旧农机报废范围,将新型机械纳入补贴目录;另一方面提高重点机具补贴标准,如采棉机更新补贴从6万元提升至8万元,加速淘汰低效设备。
乡村振兴专项资金整合:省级层面统筹整合乡村振兴专项资金,重点投向产业示范区建设、特色产业链培育和农村综合改革领域,形成“资金撬动技术升级”的双驱动模式。
金融惠牧政策:针对畜牧业,山东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解决畜牧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创新推广特色涉牧信贷产品,如毛驴活体质押贷款模式,提高养驴贷款额度。
产业链支持:山东支持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担任“链主”,补齐产业链短板,锻造产业链长板。如肉牛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覆盖育种、育肥、屠宰、物流、餐饮等全产业链条。
担保服务方案:山东推出多个畜牧养殖类产业集群担保服务方案,创新制定适用全省的农牧贷系列产品,覆盖大部分畜牧特色优势产业。
财政补助资金分配:财政补助资金精准分配,主要用于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的发展,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提供贴息。
动态监管机制:为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全过程动态监管机制,通过精准分配、绩效管理、专项检查等措施,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高效。
通过这些措施,山东省确保了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的精准发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速增效,构筑起粮食安全与产业振兴的双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