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山东省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积极探索乡村人才发展新路径,形成了具有山东特色的乡村人才振兴模式。本文将探讨山东乡村人才新观念,分析其价值变革启示,以期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一、山东乡村人才新观念
1. 创新发展观念
山东乡村人才积极拥抱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以创新为驱动,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例如,90后新农人王伟利用手机APP控制智能温室,提高西红柿产量和价格;返乡青年张磊运用区块链技术为猕猴桃贴上“数字身份证”,提升产品附加值。
2. 绿色发展观念
山东乡村人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如,茶农林志强将铁观音做成冷泡茶、茶粉、茶糕点,实现传统茶叶年轻化;绣娘杨光珍通过抖音直播销售苗绣,将滞销的手工艺品卖到巴黎时装周。
3. 人文发展观念
山东乡村人才关注乡村文化传承和发展,推动乡村人文振兴。如,艺术家陈丹青团队将废弃农房改造成网红民宿,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张学满将沂蒙山龙雾茶打造成山东十佳茶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二、山东乡村人才价值变革启示
1. 人才政策创新
山东乡村人才振兴的成功经验表明,人才政策创新是关键。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政策,为乡村人才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2. 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人才应积极推动农业、文化、旅游、生态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乡村产业附加值,实现乡村经济转型升级。
3.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应加强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更多适应乡村振兴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4. 人才激励机制创新
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乡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让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5. 人才流动机制创新
完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合理流动,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三、结论
山东乡村人才新观念和价值变革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其他地区可借鉴山东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人才振兴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