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山东乡村林场正经历一场生态转型的变革。从传统的单一林业生产模式向多元化、生态化的综合发展转变,山东乡村林场正逐渐成为绿色宝藏里的生态转型典范。
一、从林海到生态经济
山东莘县马西林场,占地14万亩,曾是盐碱地的代名词。经过数代护林人的努力,如今已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林海。这片林海不仅为当地生态安全提供了保障,还吸引了大量生态旅游者,为当地经济注入新鲜血液。
走出林海,莘县乡村经济实现了从传统作坊到数控生产线的飞跃。林间伐木加工厂,日产千方板材,产能提升300%,不仅让莘县的木材在市场上名声大噪,还让它的密度板占据了全国出口量的15%。
二、科技赋能下的新农人
在田野中,一座座冬暖式的塑料大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95后的新农人们运用手机直播进行农产品的销售,打破了传统的销售模式。科技赋能下的5G温控系统,使得蔬菜的生长管理更为高效,实现了从田间到京津冀超市的12小时冷链配送。
三、林下经济:创新驱动生态农业转型
在山东阳信县洋湖乡,林下经济蓬勃发展。合作社通过“卖树苗—采柳芽—收芦笋—捉金蝉—售野菜—制保健茶”的多元创收链,打造出“苗木合作社林下经济冷链物流电商平台”的全产业链闭环。这种空间集约产业协同的模式,使管护成本降低30%,土地利用率提升60%。
四、生态补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山东乡村生态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果。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介绍,全省城乡新建(改造)生活垃圾分类房(亭)3.8万个,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维持在99%以上。加快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截至2022年底,山东省全部乡镇实现通三级及以上等级公路,全部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
五、未来展望
山东乡村林场生态转型之路任重道远。未来,山东将继续深化改革,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美丽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