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山东乡村,这片充满历史底蕴的土地,承载着无数人的乡愁。随着时代的变迁,乡村的面貌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本文将借助镜头,带您领略山东乡村的乡愁与变迁。
一、历史的印记
村史馆的兴起
- 在山东昌邑市龙池镇瓦东村,村史馆成为村民了解历史、传承文化的窗口。馆内陈列的抗美援朝烈士的奖章、大包干时期的分配办法、农民贷款创业的借据等实物,记录着村庄的历史。
- 村民赵忠亮变身“记者”,手拿纸笔、走街串巷,寻访历史故事、名人轶事、风土民情。目前,瓦东、齐西、马渠等16个村已建成村史馆。
红色资源的挖掘
- 龙池镇在全镇27个村全面启动村史馆建设,挖掘历史文化、红色记忆。目前,已有20个村完成了村志初稿。
二、乡村的变迁
美丽乡村建设
- 在日照市莒县长岭镇朱家课庄村,特色红砖造就的房屋、石板铺设的路面、风情民居,构成了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
- 村史馆的建立,让村民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有对乡村过往的怀念。
乡村旅游的兴起
- 在临沂市沂水县西南部的桃棵子村,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是鲁中军区根据地,留下了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故事。
- 如今,桃棵子村拥有30多家民宿和农家乐,村民们通过售卖土特产、做导游、经营采摘园等方式,把乡村旅游发展得红红火火。
农耕文化的传承
- 在泰安市岱岳区角峪镇农耕文化博物馆,游客络绎不绝。馆内陈列的犁、锄、扁担、煤油灯等乡愁记忆,唤醒了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三、乡愁的传承
非遗文化的保护
- 在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海二八宴大院负责人贾立峰用板子写上水果采摘基地的联系方式,把周边村庄的葡萄、梨、桃、苹果的采摘都带动了起来。
短视频记录乡村生活
- 90后夫妻郭绪凤和郭铖铖通过拍摄短视频记录乡村生活,让远在他乡的城里人在异地感受家乡变化的同时,也能在手机屏幕中寄托心中的那份乡愁。
结语
山东乡村,镜头下的乡愁与变迁,展现了这片土地的厚重历史和蓬勃生机。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山东乡村将继续传承文化、创新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