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山东作为中国东部的重要省份,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乡村教育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教育整体质量和水平。本文将探讨山东乡村教育的发展,见证师者匠心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乡村教育的困境与机遇
困境
山东省教育厅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山东乡村中小学(幼儿园)占比较高,学校和学生数量占比均在四成以上。与城镇相比,山东乡村中小学(幼儿园)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育质量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和不足。
机遇
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教育振兴,将其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模式、丰富载体,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切实破解制约难题,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
师者匠心,照亮乡村教育之路
教师队伍建设
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邓云锋指出:“教师是乡村教育的灵魂,是办好乡村教育的关键。”近年来,山东不断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优化乡村学校、幼儿园布局,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乡村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水平。
师范教育
山东师范教育在培养乡村教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山东师范大学为例,该校通过加强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师范生对乡村教育的认识和热爱,为乡村教育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教师典型
周忠莲、周军等一批优秀乡村教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者匠心。他们扎根乡村教育一线,默默耕耘,为乡村孩子打开了知识的大门,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乡村教育振兴的成效
办学条件改善
十三五以来,山东累计面向1万多所乡村学校新建改扩建校舍2500多万平方米,新配置价值近百亿元教学、生活仪器设备,乡村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显著提升。
教育质量提高
通过实施强镇筑基行动、强校扩优行动等,山东乡村学校办学水平得到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学生回流
随着乡村教育振兴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乡村学生选择在家门口就读,回流城区生源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结语
山东乡村教育振兴,见证了师者匠心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未来,山东将继续加强乡村教育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