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作为中国第一农民画村,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乡村振兴的实践,成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典范。本文将深入剖析余东村的乡村振兴模式,探讨其在文化、产业、生态、治理等方面的创新与突破。
一、文化引领:农民画的振兴之路
余东村以农民画为核心,打造了独特的文化名片。农民画家们白天劳作,晚上创作,将乡村生活与艺术相结合,创作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农民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广受好评,还远销海外。
1. 农民画产业的拓展
余东村通过开设培训班、办画家工坊、成立农民画协会等方式,不断提升农民画家的艺术创作水平,形成了庞大的农民画家队伍。同时,通过卖画、绘墙画等方式,农民们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
2. 农民画与旅游的融合
余东村以农民画为核心,推动形成了农民画文创旅游研学产业链,带动了研学游、餐饮、民宿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民画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也是一种产业发展。
二、产业振兴:多元产业的融合发展
余东村在农民画产业的基础上,拓展了多种产业,实现了多元产业的融合发展。
1. 生态农业
余东村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打造了“一米菜园”等特色项目,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 民宿产业
余东村充分利用乡村资源,发展民宿产业,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住宿体验。
3. 文创产业
余东村与万事利集团、中国美院等单位合作,开发了印有农民画的帆布袋、抱枕等文创产品,丰富了村民的增收渠道。
三、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余东村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保护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个环节。
1. 生态农业
余东村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源。
2. 生态旅游
余东村将生态优势与旅游相结合,打造了野趣坊等生态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
四、治理创新: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模式
余东村积极探索乡村治理创新,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模式。
1. 数字治理
余东村建立了“乡村大脑”数字治理平台,实现了数字乡村一张网”管理。
2. 公共服务
余东村共享食堂、共享图书馆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
五、结语
衢州余东村的乡村振兴模式,为全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文化引领、产业振兴、生态保护、治理创新等多方面的努力,余东村实现了从传统农业村到美丽乡村的转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