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全球粮食安全面临挑战的背景下,我国农业农村局积极探索种粮创新,通过多方面的改革和技术提升,力求在农业生产中实现突破,开启丰收新纪元。
一、技术创新赋能,夯实产能基础
1. 耕地质量监测
农业农村局通过建立90个耕地质量监测点,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土壤质量进行实时监测。根据监测数据,创制并推广了4个稻麦专用肥,有效提升了耕地质量。
2. 小麦赤霉病自动化监测
为了提高病虫害监测的准确性,农业农村局建立了小麦赤霉病自动化监测系统,其准确性已提升至95%以上。
3. 轻简施肥技术
农业农村局创新形成了机械化配方肥“轻简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3%,亩节约成本近100元。
二、数字赋能,精准管理
1. 智慧农业管理平台
在常州新北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金坛稻麦科技示范中心,分别建成了集苗情、墒情、病虫害监测、智能植保于一体的稻麦产业智慧农业管理平台。
2. 5G智慧农业示范基地
试点粮食烘干机智能化改造,以空气源热泵替代燃煤锅炉,已改造日处理量达15吨的烘干设备近十台套。
三、产业赋能,扩充订单
1. 全产业链订单生产模式
推广稻麦加工企业牵头的“五位一体”全产业链订单生产模式,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
2. 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建成以金坛江南春米业、溧阳海斌粮食产业联合体等为代表的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家,拥有小麦收购订单近万吨。
四、科技兴农,多点发力
1.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积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升科技兴农水平。
2. 良种配良法服务
主推优质、高产、高抗、高适超级稻良种,发挥良种增产的关键作用。
3. 农技专家下乡指导
自6月10日以来,下派百名农技专家和技术骨干下乡,开展早稻穗期病虫防治和水稻灌浆结实期叶面追肥技术指导。
五、总结
农业农村局通过技术创新、数字赋能、产业赋能和科技兴农等多方面举措,积极探索种粮创新,为我国农业生产开启了丰收新纪元。这不仅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也为全球粮食安全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