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乡村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基层组织弱化、社会治理效能低下等问题。为了破局乡村治理,本文将揭秘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的新思路,以期为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参考。
一、强化县域经济统筹解决“三农”问题
1.1 县域经济的战略地位
县域经济以广大乡村为基础,是改善民生的支撑点和落脚点,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通过强化县域经济统筹,可以提升解决“三农”问题的能力。
1.2 发展县域经济,提升内生动力
新时期,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提升县域经济内生动力,有助于增强直接统筹解决城市与农村、农业与非农产业、农民与市民等问题的能力。具体措施包括:
-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
-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吸引人才回流,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二、基层治理的新思路:乡政府的变革与创新
2.1 新形势下的挑战与机遇
在基层治理方面,新形势下的挑战和机遇并存。一方面,城乡发展不平衡、基层治理问题凸显、基层组织弱化、干部素质不高等问题依旧存在;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资本的参与、公民参与意识的增强等因素,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2.2 乡政府改革与创新的措施
乡政府作为基层治理的主要责任方和组织形式,需要在改革和创新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适应新形势下的任务和要求:
- 注重建设乡村特色:挖掘和利用乡村特色,打造品牌,推动旅游业发展。
- 提高干部素质:开展培训、学习交流等活动,提高干部层次和水平。
- 推动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优化基层治理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 加强社会资本参与: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层治理。
三、黟县宏潭乡创新社会治理新模式
3.1 整合资源协调共治
以乡综治中心为依托,积极整合司法等部门资源,推行“一站式”办理、“一揽子”服务,实现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3.2 推进“e”治理平台建设
依托乡村两级综治中心,开展每日治安巡查,将事件上报“e”治理平台,形成乡、村两级覆盖、人防技防结合的立体化防控局面。
3.3 强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
践行“作退一步想”工作法,借助基层网格力量,在网格内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良好社会效果。
四、结语
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是破局乡村治理的关键。通过强化县域经济统筹解决“三农”问题、乡政府的变革与创新、黟县宏潭乡创新社会治理新模式等措施,有助于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