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乡村债务风险问题日益凸显。乡村债务风险防控不仅是维护乡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本文将分析乡村债务风险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期助力乡村债务风险的化解。
一、乡村债务风险成因分析
农业产业弱质性:农业产业具有弱质性,受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影响较大,导致农业投资回报率低,投资风险较高。
农村低收入人群金融素养不足:农村低收入人群金融素养相对较低,使用和运用金融工具的能力较弱,容易陷入高利贷陷阱。
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缺口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大,投资具有较强的外部性,资金缺口较大。
政策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协同不足:政策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在乡村振兴投融资中协同不足,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政府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交织:乡村振兴过程中,政府显性债务和隐性债务交织,增加了债务风险。
二、乡村债务风险防控措施
厘清各方责任:明确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村集体在乡村振兴资金投入领域的责任,确保资金合理使用。
降低城乡资金流动成本:降低城乡资金流动成本,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
引导和发展乡村需求:围绕县域为载体的城镇化,有效引导和发展乡村需求。
提升项目包装策划水平:提升乡村振兴项目包装策划水平,推进一产和工业、服务业衔接协调。
监测乡村债务风险:建立乡村债务风险防控机制,监测乡村债务风险。
加强风险预警管理:将政府性债务纳入全口径预算,加强风险预警管理,控制债务规模。
公开债务情况:按照要求公开政府性债务情况,提高债务透明度。
加强全口径监测平台管理:加强全口径监测平台管理,要求各部门及时更新上报债务情况。
严格执行债务预算管理:严格执行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相关规定,落实“开前门、堵后门”要求。
积极筹措资金偿还到期债务:严格按照债务化解方案,积极筹措财政资金,督促国有企业及时偿还到期债务。
三、案例分析
以绩溪县人民政府为例,该县通过以下措施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减负降压,债务风险持续缓释:通过实施“债转投”三年行动,降低政府债务风险等级。
保障“三保”支出、债券利息兑付:全力以赴保障“三保”支出、债券利息兑付,坚决守住不爆雷底线。
挤出资金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两拖欠:圆满完成化债年度目标任务。
强化债转投关键领域改革:制定出台《政府性债务分类分级处置实施方案》,推动实现债务转化为要素、债权人转化为合伙人、债务阻力转化为有效投资动力。
四、结论
乡村债务风险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村集体等多方共同努力。通过厘清责任、降低成本、引导需求、提升策划水平、监测风险、加强管理、积极筹措资金等措施,可以有效化解乡村债务风险,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