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社区面临着诸多发展难题,如资源分配不均、基础设施薄弱、居民参与度低等。为了破解这些难题,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以提升乡村社区治理效能和居民生活质量。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乡村社区发展难题,探讨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的有效路径。
乡村社区发展难题
1. 资源分配不均
长期以来,我国乡村社区在资源配置上存在城乡差距,导致乡村社区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不足,以及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方面。
2. 基础设施薄弱
乡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如道路、供水、供电、网络等,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产发展。
3. 居民参与度低
在传统的乡村社区治理模式中,居民参与度较低,导致社区治理缺乏活力和动力。
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
1. 加强党建引领
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乡村社区治理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素质,推动乡村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 推进资源整合
整合各类资源,加大对乡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 激发居民参与
充分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鼓励居民参与乡村社区治理。通过开展各类活动,提升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4. 创新治理模式
探索多元化治理模式,如“网格化管理”、“社区合伙人”等,提高社区治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案例分析
1. 闵行区梅陇镇永联村
闵行区梅陇镇永联村以“物业自治”为抓手,通过延伸服务触角、打通治理“最后一公里”,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具体措施包括:
- 成立村属物业公司,构建“三位一体”乡村治理红色堡垒;
- 健全管理制度,提供全方位服务,实现封闭管理、环境改善、服务到位;
- 通过聘用本村村民担任物业公司负责人及物业党支部书记,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
2. 彭州市金城社区
彭州市金城社区以“共建共治共享”为导向,通过建设队伍、凝聚共识、创新管理、打造产业等四大重点工作,激活乡村发展末梢。具体措施包括:
- 提升领导队伍能力,引进培育专家人才,建立矛盾调解平台;
- 推行AB岗履职制、强能力每日晒相互帮每月评、干部末位排名提升机制等,全面提升领导队伍战斗力和执行力;
- 建立矛盾调解平台,积极推进疑难问题化解。
结论
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是破解乡村社区发展难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加强党建引领、推进资源整合、激发居民参与、创新治理模式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乡村社区治理效能和居民生活质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