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作医疗概述
农村合作医疗是我国农村地区实施的一项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旨在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医疗卫生保险,并鼓励和支持居民参与和管理本地医疗事务。与城镇居民医保相比,农村合作医疗的经费来源、资金筹集方式及报销水平等可能有所不同,但都是为了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二、合作医疗报销范围
门诊补偿:
- 村卫生室及村中心卫生室就诊报销60%,每次就诊处方药费限额10元,卫生院医生临时补液处方药费限额50元;
- 镇卫生院就诊报销4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100元;
- 二级医院就诊报销3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
- 三级医院就诊报销20%,每次就诊各项检查费及手术费限额50元,处方药费限额200元;
- 中药发票附上处方每贴限额1元。镇级合作医疗门诊补偿年限额5000元。
住院补偿:
- 报销范围:药费、辅助检查(如心脑电图、X光透视、拍片、化验、理疗、针灸、CT、核磁共振等)、手术费(参照国家标准,超过1000元的按1000元报销);
- 报销比例:镇卫生院报销60%,二级医院报销40%,三级医院报销30%。
大病补偿:
- 镇风险基金补偿:参加合作医疗的住院病人一次性或全年累计应报医疗费超过5000元以上分段补偿,即5001-10000元补偿65%,10001-18000元补偿70%。
三、合作医疗报销流程
就医时:
- 居民需出示本人的农村合作医疗证和本次就诊的相关证明,如门诊医生开具的处方、诊断证明等;
- 相关医院需将就诊信息上传至当地电子医保平台或手动填报报销凭证信息。
报销时:
- 居民带齐相关资料到当地社保中心相关部门申请办理;
- 经审核,资料齐全、符合条件的,就可以即时办理。
四、异地就医报销
申请:
- 先到参保地医保中心提出异地就医申请,领取一式三份审批表,在异地医保定点医院的医保办盖章;
- 送参保地医保中心备案,凭结算票据、每日清单等到参保地医保中心报销。
所需资料:
- 异地就医医院出具的出院小结、发票、用药明细表;
- 本人身份证、医保卡、单位出具的异地就医证明(需盖公司公章),如不是企业参保则不需;
- 本地医院出具的转院证明,需主治医师开证明,然后该主治医师的科主任签字,再到医院医保办公室办理转院证明。
五、注意事项
就医购药的地点:在医保规定的医疗机构和药店就医、买药可以报销。除此之外,参加医保的人员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急诊费用也是可以报销的,要注意是急诊,即危急重症,必须马上抢救的情况。
购买的药品:只有在《基本医疗保险目录》里面的药品,才可以报销,甲级药物全部报销,乙级药物部分报销,丙级药物不能报销。
参与治疗的项目:只有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范围的才可以全额报销,或者部分报销。比如你去眼科医院配眼镜,做近视手术等等,是不符合报销标准的。
六、结语
农村合作医疗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障,对于缓解农村医疗难题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合作医疗的报销范围、流程和注意事项,有助于农村居民更好地享受医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