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危房改造是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关键环节。吉林省作为我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重点地区,积极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危房改造之路。本文将详细介绍吉林省在农村危房改造方面的创新实践。
一、精准识别,确保改造对象精准
为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精准性,吉林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以户找房”:通过乡镇自查,组织专业核验组对全县建档立卡户住房情况进行安全核验,确保不落一户。
第三方鉴定:聘请第三方进行住房安全等级鉴定,对全县所有土房和一面青房屋进行安全等级鉴定,做到危房精准识别。
建立贫困户住房安全档案:通过“以户找房”,分7类建立贫困户住房安全档案,兜底解决了建档立卡户的住房安全保障问题。
二、创新改造模式,提高改造质量
“四个统一”标准:通榆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打造“四个统一”标准,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验收,确保改造质量。
专业监理制度:县里统一为每个乡镇至少配备3名以上专业监理,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管。
一人双岗管理制度:村镇科人员全面实施“一人双岗”管理制度,确保各项工作均有主有次,任何时候都不脱节。
三、强化政策支持,确保改造资金到位
补助标准:省级统筹使用中央补助资金和省级配套资金,按照户均15750元补助标准拨付各地。
分类补助:对建档立卡贫困户D级危房,分别给予10000元、9000元和8000元的补助。
联审联批制度:建立农村危房改造“一张表”联审联批制度,进一步规范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四、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
成立领导小组:成立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农村危房改造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推进。
制定实施方案:制定印发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和补助标准,明确工作目标、改造标准、改造范围和补助金额。
压实责任链:明晰路线图、压实责任链,确保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有序开展。
五、成效显著,百姓受益
通过一系列创新实践,吉林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改善住房条件:10.02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因农村危房改造而受益,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保障住房安全:农村贫困人口不住危房的目标得到实现,住房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促进乡村振兴:农村危房改造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之,吉林省在农村危房改造方面的创新实践为全国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吉林省将继续努力,为农村贫困人口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住房条件,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