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农村地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其和谐稳定对社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历史、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农村地区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和纠纷。黑龙江省在解决农村矛盾方面,通过建立调解中心,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有效促进了乡村和谐发展。
黑龙江调解中心概况
黑龙江省的调解中心,是在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推出的一种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这些调解中心以司法所、派出所、村委会等为单位,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合力,共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调解中心的运作模式
1. 汉鄂双语调解
在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村民族乡,调解中心运用汉鄂双语工作法,有效调处了矛盾纠纷。通过聘请通晓民族语言、知晓风土人情的专业人士担任调解员,实现了汉鄂双语调解工作法。
2. “两所一中心”工作机制
在黑龙江肇源县肇源镇,调解中心依托“两所一中心”工作机制,即派出所、司法所、综治中心共同参与,形成了协调联动的工作模式。这种模式使得矛盾化解在基层,有效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3. “家和”婚调工作坊
黑龙江省妇联组织在社区、民政婚姻登记处等公共服务机构建立了“家和”婚调工作坊,通过“网格”将司法触角延伸至基层社区、村屯,实现了全省县(市、区)全覆盖。
调解中心的作用
1. 降低了治安案件发案率
在摩苏昆调解室建立以来,全乡治安案件发案率累计下降91%,取得了案结事了、事心双解的良好效果。
2. 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通过调解中心的努力,农村地区的矛盾得到了有效化解,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提高。
3. 增强了基层治理能力
调解中心的建立,提高了基层治理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
案例分析
以下为几个典型的调解案例:
1. 邻里纠纷
在四方山村东风屯,村民张春梅因邻里矛盾找到村支书,在法治小院的调解下,成功解决了纠纷。
2. 婚姻家庭纠纷
在“家和”婚调工作坊,通过调解员的努力,成功化解了一起婚姻家庭纠纷。
3. 生产经营纠纷
在鹤北人民法院,法官通过远程调解,成功解决了王某与赵某之间的生产经营纠纷。
总结
黑龙江省调解中心的建立,为破解农村矛盾、维护乡村和谐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创新调解模式、提高调解效率、加强法治宣传等措施,调解中心在促进农村社会稳定、提高居民幸福感和安全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