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养老模式由于资源分散、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已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各地积极探索创新乡村养老服务模式,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揭秘这些创新模式。
一、科技赋能,智慧养老
1. 智能设备与健康监测
在智慧养老领域,智能设备和数字化平台的应用成为一大亮点。以陕西移动榆林分公司为例,他们以榆阳区金鸡滩镇白舍牛滩村为试点,融合5G物联网云平台技术,为全村100位老人建立了动态电子健康档案,实时监测12项生理指标。一旦数据异常,系统会立即推送警报至村医及家属,确保健康问题得到及时干预。
2. AI跌倒监测系统
为了保障老人的安全,陕西移动榆林分公司还部署了AI跌倒监测系统。在养老院范围内实现5秒报警响应,填补了传统养老安全防护的空白。
二、创新服务,满足实际需求
1. 刷脸助餐服务
在解决老年人用餐健康问题上,陕西移动榆林分公司推出了刷脸助餐服务模式。老年人只需刷脸即可自动核销政府补贴,系统还会根据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数据,智能推荐个性化营养餐谱。
2. 全面覆盖需求
从健康管理到安全防护,再到生活服务,智慧养老体系全面覆盖了老年人的需求,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三、培育乡土社会组织,破解养老难题
1. 政策支持与财政制度
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背景下,政策落地的关键在于解决财政资源问题,形成长效稳定的财政制度。
2. 乡土社会组织培育
近年来,一些地方探索出适应乡村社会特点和农村老年人需求的养老经验,如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三红社区养老服务组织。
四、创新统筹养老与乡村振兴
1. 人才缺失与人力资源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缺失,而如今70岁以下的老年人特别是城市老人,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更愿意参与社会建设。
2. 养老服务与乡村振兴融合
将养老服务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变床位式养老为岗位式养老,老人将不仅是养老服务的需求侧,也能成为乡村振兴的供给侧。
五、总结
创新乡村养老服务模式是应对老龄化难题的有效途径。通过科技赋能、创新服务、培育乡土社会组织、统筹养老与乡村振兴等多方面的努力,有望为广大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安全的养老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