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近年来,随着政策支持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许多村庄实现了破茧重生的蜕变。本文将从实践和思考的角度,解码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径。
一、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成果
1.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经过几年持续推进,农村的基础设施日益夯实,配套设施日益完善。以吉安市为例,高标准打造了万安县长达26公里的杨万线综合示范带,各县市区特别是吉泰走廊内涌现了一批精品示范点,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优化。
2. 农民精神生活丰富
农民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综合素质日益提升。以江西余江县为例,通过整合新建的村庄,实现了村庄功能再造和价值再生,农村价值得到开掘。
3. 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高标准打造了万安县长达26公里的杨万线综合示范带,各县市区特别是吉泰走廊内涌现了一批精品示范点,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明显优化,新农村面貌越来越美。
二、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农民主导性弱
在一些村组、部分村民中还存在民退政进、重建轻管等现实问题,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性较弱。
2. 重建轻管现象
虽然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但在一些地方仍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导致部分村庄建设后缺乏有效管理。
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径
1. 强化农民主体地位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让农民参与到村庄规划、建设和管理中来。
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为农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3. 激活农村资源
通过盘活农村闲置资产,推动村庄再生,释放发展新动能。
4. 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以产业振兴为抓手,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5. 加强乡村治理
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确保新农村建设成果得到有效巩固。
四、案例分析
1. 迁西县数字乡村建设
迁西县数字乡村建设项目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和产业发展,探索出乡村振兴的新路径。通过整合乡村治理板块和产业振兴板块,实现数据的全面感知和可视化管理,为乡村治理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持。
2. 槟榔村涅磐重生
三亚槟榔村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整治水患、发展特色产业等措施,实现了从破落小村到美丽乡村的蜕变。
五、结语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通过强化农民主体地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激活农村资源、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乡村治理等新路径,我们相信,新农村建设必将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