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邳州市和周宁县在农业发展方面积极探索,形成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本文将揭秘这两个地区在农业发展上的新风向,以期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一、邳州市:科技赋能,提升粮食产量
1. 品种选育
邳州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水稻品种选育工作。通过实施水稻品种种植实验,选择省农科院、徐州市农科院推荐的水稻品种和邳州市农户经常种植的优良品种进行实验种植。例如,邳州市八路镇红香家庭农场试验田今年种植了25个水稻品种,预测亩产量最高可达779公斤。
2. 栽培技术
邳州市农业农村局采用30厘米行距、12厘米株距,采取机插的方式种植,筛选符合邳州大面积推广的水稻优质品种。此外,还注重田间病虫害防治、亩均产量、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数据采集,为粮食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3. 农技推广
邳州市农业农村局正高级农艺师孔令标介绍,通过现场参观和分析比较,种植大户和各镇街农技人员在优质水稻品种选择和推广上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例如,种植大户吴传海通过近年来的参观和外出学习,选择了常优粳10号、南粳5818、南粳5718三个品种,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产量效果。
二、周宁县:跨村联建,产业联兴
1. 跨村联建模式
周宁县积极探索跨村联建发展模式,强化村村联动、镇村联动,推动乡村抱团发展、连片振兴。通过组织联建、产业联兴、治理联动、人才联享的跨村联建模式,形成串珠成线、连线成片、全县推进、辐射周边的乡村振兴新局面。
2. 产业联兴
周宁县以强带弱、协同向前的新目标,推行跨村联建2.0模式,实现跨镇联动、县乡联动,激活产业共富链。例如,纯池镇葡萄产业联村联社党委通过引进21个国内外葡萄新品种进行试种,筛选出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并做进一步改良,有效提高了葡萄种植的抗风险能力。
3. 农旅融合
周宁县充分挖掘冷凉资源,发展高山冷凉花卉产业和生态休闲游。例如,七步镇苏家山村紧抓高山冷凉优势,打造生态休闲游网红村,2023年村里接待游客突破40万人次,2024年村集体收入突破75万元。
三、总结
邳州市和周宁县在农业发展上呈现出以下新风向:
- 科技赋能,提升粮食产量。
- 跨村联建,产业联兴。
- 农旅融合,打造特色乡村。
这些新风向为我国其他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有助于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