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干热风灾害是农业面临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尤其在小麦灌浆期,对小麦产量和质量影响极大。农业农村部针对干热风灾害,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抗逆策略,以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粮食安全。
干热风灾害的特点与影响
干热风灾害主要表现为高温、低湿和强风,这种气候条件会加速作物水分蒸发,导致叶片失水、叶片干枯,严重时甚至造成作物死亡。在小麦灌浆期,干热风灾害会导致小麦灌浆不良,影响产量和品质。
农业农村部抗逆策略
1. 监测预警
- 加强监测:农业农村部与中国气象局等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对干热风天气进行实时监测。
- 发布预警:通过国家预警信息平台和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及时发布干热风灾害预警信息。
2. 科学防灾减灾
- 及时灌溉:在干热风来临前,通过智能灌溉系统进行灌溉,保证作物水分供应。
- 中耕除草:适时进行中耕除草,提高土壤透气性,减少水分蒸发。
- 喷施叶面肥:喷施磷酸二氢钾、有机类水溶肥料等,增强植株抗逆能力。
3. 强化指导服务
- 专家分作物制定技术方案:组织专家针对不同作物制定科学抗高温干旱技术方案。
- 深入受灾一线:派出工作组和科技小分队深入受灾一线,提供技术服务。
4. 综合防控病虫害
- 合理用药:根据小麦灌浆期病虫害发生情况,合理选用和科学混配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等。
- “一喷三防”:在喷施农药的同时,加入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防病虫、防干热风、防早衰。
案例分析
以河南省为例,农业农村部通过以下措施抵御干热风灾害:
- 启用机井和疏通沟渠:确保应浇尽浇,提高灌溉效率。
- 派出小麦专家指导组:下沉一线,指导农户开展灌溉作业。
- 科学浇灌:选择无风天气,小水细浇,避免大水漫灌。
总结
农业农村部通过监测预警、科学防灾减灾、强化指导服务和综合防控病虫害等措施,有效抵御了干热风灾害,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和粮食安全。这些抗逆策略不仅适用于小麦,也可推广到其他作物,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