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农村地区由于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的特点,往往面临着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为了保障农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灾害损失,农村灾难防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农村灾难防范的关键举措,以期为农村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
1. 提高认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农村地区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提高认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要组织广大农村居民参加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 强化责任,落实防灾减灾措施
各级政府要明确防灾减灾责任,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灾害风险预报预警和灾情监测调度
1. 持续开展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
各级农业农村、水利、应急管理、气象等部门要加强应急值守,持续开展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提供全链条、精细化、定制式气象服务。
2.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技术措施
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自媒体、12316等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技术措施,确保做到预警信息到户、防御措施到田。
3. 加密灾情调度,准确掌握灾情
实行周调度、月会商、重大灾情及时报告制度,准确掌握雨水情、墒情、苗情和灾情,科学评估灾害影响,适时启动应急响应。
三、分区分类做好灾情防范应对
1. 细化完善农业防灾减灾预案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细化完善农业防灾减灾预案,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2. 分区包片推进防灾减灾稳产增产措施
农业农村部门要根据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制定防灾减灾技术意见;在作物生长发育关键时期,力量要压到一线,分区包片推进防灾减灾稳产增产措施落实到户到田。
3. 灾害发生后,组织应急作业服务队及时抗旱排涝、抢收抢烘
水利部门要科学精细调度水利工程,有效防御江河洪水,最大程度减轻洪涝灾害损失。
四、加强农村住房安全管理
1. 持续隐患排查,注重风险防范
盯紧地灾点、切坡建房户及临水临崖道路等高风险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对险情采用高音喇叭、上门通知等方式,及时组织群众提高警惕、转移避险。
2. 强化后勤保障,加强跟踪监管
及时补充防汛抢险物资,成立应急抢险队,加强与气象、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等部门对接,及时掌握雨情、地质灾害预测预报情况,有针对性地及时启用应急预案。
3. 注重宣传引导,提高防洪能力
开展多种形式宣教活动,加强洪涝灾害农村住房安全应急常识宣传,提高镇村干部、群众对洪涝灾害风险识别和应对处理能力。
结论
农村灾难防范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只有充分认识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措施,才能确保农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