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甘肃省的农村自建小镇正逐渐崛起,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本文将从民乐县、庆城县、合水县等地的特色小镇建设案例出发,探讨甘肃乡村的变奏与发展。
一、民乐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特色小镇
民乐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特色小镇项目占地2000亩,计划总投资15亿元,分三期实施。一期续建工程已于3月10日复工,2栋主体已封顶,16栋完成主体四层浇筑。二期工程建设项目规划、科研及施工图设计已完成,生活区、办公室已搭设完成。三期项目已与甘建投八建公司初步达成协议。
该项目以全面改善县域内高海拔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利用3至5年时间,重点将祁连山浅山区高海拔地区以及村庄空心化严重、公共设施薄弱、产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脆弱、地方病和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区域的5万余名群众搬迁至工业园区,实现全县农业向集约化发展、农村向城镇化迈进、农民向职业化转型。
二、庆城县:绿色田园小镇
庆城县玄马镇是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重点片区,通过整合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与示范村建设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建成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目前园内建有高标准日光温室40栋,种植草莓、葡萄、甜瓜、黄瓜、西红柿等设施瓜菜,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增效。
孔桥村村民贾喜粉是当地的种植大户,今年她承包了8个拱棚、5个设施大棚种植蔬菜和瓜果。现在,草莓采摘已接近尾声,白黄瓜接茬上市。设施大棚一年倒两茬,草莓效益最好,每棚能收入2—3万元,还有夏秋季的西瓜和露地菜,每年能收入10万元以上。
三、合水县:红色康养旅游示范镇
合水县太白镇森林茂密、水草丰美,植被覆盖率达94%,近两年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面貌变化很大。同时,太白镇是老一辈革命家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也是甘肃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打响之处,现存各类革命遗址遗迹18处,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
合水县专项配套2727.9万元财政资金,保障太白镇项目实施,同时撬动社会资金8290万元用于太白镇乡村产业发展和建设。为避免政府干、群众看”,合水县建立群众参与机制,采取庭院夜话”廊亭议事”等方式,广泛听取农民群众意见建议,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靖远县:农业旅游融合发展
靖远县东湾镇瓜园村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仅用50天,村子便被装扮一新,成为周围百姓打卡游乐的新去处。除了瓜园村,附近的三合村也跃跃欲试,准备充分利用穿村而过的靖乐渠,将三合村打造成江南水乡。
当地将发展乡村文化休闲旅游作为抓手,鼓励旅游资源条件较好的乡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为当地发展注入新活力。靖远县谋划打造了糜滩镇独石村、东湾镇三合村等乡村旅游示范村和石门乡坝滩村、兴隆乡大庙村、高湾镇二百户村等3个旅游扶贫重点村,打造靖远枸杞小镇等旅游特色小镇。
五、结语
甘肃省的农村自建小镇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正逐渐崛起,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这些小镇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还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未来,甘肃乡村将继续以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