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年来,我国农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地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作为乡村振兴的先行者,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丰富的资源禀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本文将详细介绍遵化市在乡村振兴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以期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遵化市乡村振兴背景
遵化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处京津冀城市群核心区域,素有“畿东第一城”之称。近年来,遵化市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支撑,以生态为底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链
遵化市充分发挥地域和气候优势,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以板栗、香菇、食用菌等为主导产业,打造了板栗加工、香菇种植、食用菌养殖等特色产业链。
板栗产业:遵化市拥有35万亩板栗种植基地,年加工能力2.8万吨。以美客多食品集团为龙头,年出栏肉鸡407万只,屠宰加工能力1800万只。
香菇产业:依托35家食用菌种植合作社1.5万个食用菌大棚,年生产双孢菇、香菇等各种罐头1万吨、脱水香菇干品300吨。
食用菌产业:以栗源、珍珠甘栗等板栗加工企业为带动,年生产水果罐头、果汁、饮料15万吨,加工转化各类水果20万吨。
生态宜居:打造美丽乡村画卷
遵化市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通过“12345”工作法,以清、拆、建、管”为主要内容,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进行科学规划。
清洁行动:全市5405个村庄完成五清”任务,占比100%。
厕所革命:全市累计完成改厕109万座,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了80%以上。
美丽庭院建设:建设完成近15万个美丽庭院。
村庄绿化:全市新完成村庄绿化9万亩。
乡风文明:传承红色基因
遵化市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红色村焕发生命力:以新店子镇沙石峪村党支部团结带领全村党员群众,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实现了“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
文化礼堂建设:在村中新增居家养老中心和文化礼堂,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治理有效:构建和谐乡村
遵化市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政策支撑、示范引领、全民参与和督导考核机制,形成工作推进“唐山经验”。
组织领导:全市上下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
政策支撑:整合各级财政资金投入乡村振兴,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
示范引领:打造乡村振兴精品片区、精品线路,集中打造乡村振兴精品片区、精品线路。
全民参与:广泛动员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形成全民共建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
生活富裕:提高农民收入
遵化市坚持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美丽乡村的有力支撑,推动乡村从主要卖产品向更多卖风景、卖文化、卖体验转变。
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了一批美丽休闲乡村、森林人家、乡村民宿等精品项目。
特色文化产业:积极开发民间艺术、民俗表演等特色文化产业。
结语
遵化市在乡村振兴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