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季的到来,我国农村地区进入了早稻育秧的关键时期。近年来,各地在早稻育秧方面不断创新实践,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有效提高了育秧效率和秧苗质量,为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将揭秘丰收背后的秘密。
一、现代化育秧中心,提升育秧效率
为了提高育秧效率,新建区农业农村局组建了多个技术指导小组,并综合调度已建成的现代化育秧中心。这些育秧中心配备了智能化设备,如育秧流水线、恒温恒湿暗化室等,实现了育秧过程的自动化、标准化。
1. 育秧流水线
育秧流水线是现代化育秧中心的核心设备之一。它能够自动完成浸泡、撒种、覆土、洒水等工序,每小时可生产1200多个秧盘,效率是人工的五六倍。
2. 恒温恒湿暗化室
恒温恒湿暗化室是育秧流水线的延伸,它能够为秧苗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出苗率。
二、创新技术,提高秧苗质量
为了提高秧苗质量,各地积极探索创新技术,如有机基质育秧、暗化育秧、无纺布保苗床等。
1. 有机基质育秧
有机基质育秧采用有机物质作为育秧基质,具有成本低、秧苗质量好等优点。
2. 暗化育秧
暗化育秧技术将秧盘堆起来,用薄膜覆盖在室内暗化5天左右,再寄养到大田里,有效解决了早春保温育秧的需求。
3. 无纺布保苗床
针对春季气温多变、易发倒春寒的特点,农户们采取了无纺布保苗床、增加保温层等措施来提高地温,保证出苗率。
三、优化指导和服务,构筑粮食稳产增产基础
各地农业农村部门积极推广粮食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优化指导和服务,全力构筑粮食稳产增产的基础支撑。
1. 技术推广
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现场指导等方式,将新技术、新品种、新机具推广到农户手中。
2. 个性化指导
县农业农村局技术团队深入各个农业主体,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一株秧苗都能茁壮成长。
3. 加大农机推广
加大老旧农机报废更新,推广使用先进适用农机装备,为粮食稳产增产打下坚实基础。
四、总结
通过多地创新实践,我国农村早稻育秧取得了显著成效。现代化育秧中心、创新技术、优化指导和服务等因素共同作用,为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农村早稻育秧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