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稻作为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入。为了帮助农民朋友们提高早稻产量,以下是一些详细的种植攻略和关键技术要点。
一、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早稻品种是确保高产的基础。目前,我国早稻品种繁多,如中嘉早17、中科发早粳1号等,应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
二、种子处理
- 消毒:使用咪鲜胺对种子进行消毒,杀死病菌。
- 拌种:使用拌种剂拌种,如优帅拌种剂(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
- 晾晒:选好的种子应摊开,在温暖的阳光下晾晒两天。
三、育秧技术
- 秧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排灌畅道的田块做秧田。
- 秧田准备:耕耙整细,起沟做畦,施足底肥,把畦面泥块打碎,初步耙平,然后放水浸泡,再进一步把畦面整平抹光。
- 播种期:早稻一般播种期在3月底4月初。
- 秧龄:根据播种期和当地气候条件确定适宜秧龄。
- 地膜覆盖:采取地膜覆盖保温化育秧,每亩秧田可备好地膜10公斤,采取低拱架地膜覆盖。
- 通风炼苗:做好通风炼苗,防止大风揭膜,高温烧苗。
四、肥水管理
- 底肥:重施底肥,推荐施用史丹利三安,配比为18-18-18,高含量且营养均衡。
- 分蘖肥:插秧后一周可用高氮追施肥苗立旺或紫三安26-10-18,有利于提苗促分蘖。
- 穗肥:在水稻穗期阶段还可适量追施穗肥,以促进籽粒灌浆、增加粒重。产品以中氮高钾型为宜,如史丹利水稻穗肥10-05-32。
- 水分管理:在立苗期,一般只在秧田沟中灌水,保持田面湿润通气。在扎根期,要灵活掌握水层,防冻防晒。
五、病虫害防治
- 封密除草:整地后、移栽前3天左右,大田用呲嘧磺隆15克十丙草胺100克/亩进行封闭;移栽后除草,移栽后7天左右用氰氟草酯和卞嘧丁草胺各100克/亩(带安全剂的)。
- 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主要防治三虫两病,如稻曲病等。破口前10天左右和破口时,用由烯肟菌胺与戊唑醇复配而成的内吸性杀菌剂,用量每次50毫升/亩。
六、收割与晾晒
- 收割: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收割时间。
- 晾晒:收割后,将稻谷晾晒至适宜水分,以便储存。
通过以上技术要点,相信农民朋友们能够提高早稻产量,实现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