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小区的改造与发展成为提升农村整体面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鹰潭市作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积极探索农村小区改造的新模式,成功实现了农村小区的“变脸记”,焕发出新的活力。本文将详细介绍鹰潭市在农村小区改造方面的经验与成果。
一、摸清家底,夯实发展基础
鹰潭市在农村小区改造前,首先对全市各镇(街道)本级、各村(居)委会、各村小组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盘点。通过“乡村组三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账内账外资产、经营性及非经营性资产的三个全覆盖”,摸清了各级集体组织的家底,为后续的改造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1.1 全面清产核资
鹰潭市共清查集体账面资产8.22亿元,核实集体资产16.68亿元,核查集体土地面积396.66万亩。通过全面清产核资,为农村小区改造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
1.2 明晰产权归属
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鹰潭市对产权归属存在争议的资产进行了梳理,厘清了一批产权归属,为农村小区改造提供了明确的产权保障。
二、盘活资产,壮大集体经济
在农村小区改造过程中,鹰潭市积极探索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通过项目资金入股、资产出租等方式,盘活了沉睡的资源,壮大了集体经济。
2.1 项目资金入股
鹰潭市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闲置资金投入项目建设,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例如,南山村通过项目资金入股,集体经济年收入已突破50万元。
2.2 资产出租
鹰潭市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将闲置土地、房屋等资产出租,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例如,一些村庄将闲置土地出租给企业进行农业开发,既盘活了土地资源,又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
三、激发乡村活力,推进乡村振兴
农村小区改造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还激发了乡村活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增添了新动能。
3.1 提升人居环境
通过农村小区改造,鹰潭市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提升。例如,雨城区友谊路10号区农业农村局家属院改造后,环境优美、功能完善,居民幸福感满满。
3.2 促进产业发展
农村小区改造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江西鹰潭龙虎山景区沙湾村通过改造,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3.3 传承乡村文化
农村小区改造过程中,鹰潭市注重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使乡村焕发出新的活力。例如,塔水村将闲置的老屋改造成艺术小院,吸引了众多文艺人才前来创作。
四、结语
鹰潭市在农村小区改造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通过摸清家底、盘活资产、激发乡村活力等措施,鹰潭市成功实现了农村小区的“变脸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了新动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农村小区将焕发出更加灿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