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建瓯,这座拥有1820年建县历史的文化古城,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活力,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道路上书写着新的篇章。本文将探讨建瓯如何在保留乡愁记忆的同时,实现现代化的转型。
保留乡愁记忆
1. 古村落保护
建瓯的乡村,如东峰镇霞镇村,通过修缮古码头、复原青石台阶、打造亲水平台等工程,重现了舟楫如织、市井熙攘的历史剪影,将古渡口转化为村民追忆往昔、游客打卡怀旧的文化地标。
2. 文化墙建设
霞镇村中的“北苑贡茶文化墙”,通过手绘的采茶人和赞美北苑茶的诗句,形成了一面栩栩如生的乡村记忆长廊,让历史遗迹焕发新生。
现代化转型
1. 产业升级
霞镇村在深挖文化底蕴的同时,同步推进产业升级。新建的1000立方农产品冷库解决了当地农产品的储藏难题,改造后的茶厂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带动茶农增收。
2. 土地资源盘活
小桥镇通过集成改革,盘活土地资源,对全镇的撂荒地实施流转、整治与盘活,成功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去年,小桥镇累计完成了1738亩撂荒地的整治工作,与600余户农户签订流转协议,每年支付租金约40万元。
综合集成改革
1. 三级联动机制
建瓯市建立了市乡村三级领导机构,成立市、镇(村)领导挂点联系和工作队包干负责制度,全面选调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下沉一线驻点攻坚。
2. 多方会商机制
建立日反馈、周会商动态机制,成立由法律顾问、科研院校组成的专家团队,累计开展各类培训120余场、解答疑难问题90余项,促进上下联动一致、全域步调统一。
文化与旅游融合
1. 打造特色文旅线路
霞镇村以“历史文化广场”为核心,串联清风渡口、茶厂体验工坊、乡村景观林,形成“游古村、品茶韵”的特色文旅线路。
2. 乡村旅游开发
乡村旅游开发应做到土、野、俗、古、趣五味杂陈,保留乡村原有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环境,吸引城里人领略田园风光、体验乡土人情。
结语
建瓯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既保留了乡愁记忆,又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型。通过产业升级、土地资源盘活、综合集成改革以及文化与旅游融合等措施,建瓯正逐渐成为新时代乡村发展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