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农村社区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面临着诸多挑战。从资源整合到居民参与,从服务对接到环境改善,农村社区治理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将深入探讨农村社区治理的难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构建和谐家园提供有益借鉴。
一、农村社区治理面临的难题
1. 资源整合难
农村社区资源分散,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资源难以满足居民需求,导致资源浪费和服务不足。
2. 居民参与度低
居民对社区治理的参与度不高,社区事务决策缺乏民主参与,居民自治意识薄弱。
3. 服务不能有效对接居民需求
社区服务与居民需求之间存在脱节,服务内容单一,难以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4. 环境改善压力大
农村社区环境治理任务艰巨,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农村社区治理的解决方案
1. 激发群众积极性,推行网格协商管理
借鉴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经验,在农村推行网格联系群众机制,建立网格管理制度。通过设立网格管理员、督导员、协管员等,实现村不漏屯、屯不漏户、户不漏人,确保小问题不出网格,一般问题不出村,重点问题不出镇。
2. 让村民都参与进来,治理什么?商议什么?
建立多元参与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如“一本民情账”、“一个微平台”、“一个监督制约”体系、“一个反哺帮扶”机制、“一组观察员”队伍等。依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载体,探索采取议事会、村贤参事会、民主议政日等协商机制和包括道德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在内的一套村规民约。
3. 健全三类组织,完善五项制度
建设好保障机制,道里区把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作为农村社区治理的基本原则。完善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网格议事小组等三类组织,建立健全社区工作准入事项管理制度、城乡社区依法履职事项指导清单、工作负面事项指导清单等五项制度。
三、案例分析
1. 闵行区“物业+自治”模式
闵行区民政局聚焦乡村治理服务效能提升,以梅陇镇永联村为试点,探索“物业+自治”模式。通过成立村属物业公司,延伸服务触角,打通农村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党建引领、完善服务、村民参与,有效破解农村治理难题。
2. 德州日报:党建+物业共建和谐农村社区
房寺镇在8个农村新型社区推行党建物业融合管理模式,有效破解农村新型社区物业管理难题。将党组织嵌入社区治理全环节,把党建工作融入物业管理全过程,健全物业党组织服务体系,实现多方共治。
四、结语
农村社区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通过激发群众积极性、推行网格协商管理、健全组织制度、完善服务内容等措施,可以有效破解农村社区治理难题,共建和谐家园。